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820180927R9EQgFxBLt.jpg

首次提出“三次分配”,明确加大税收等调节力度 共同富裕:理想照进现实

张智 2021-8-20 20:58:30

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8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

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现在中国是哑铃型的收入分配结构,中间的4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过低,要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难度很大,所以这时候就要考虑到收入分配结构优化的问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

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看来,以税收的手段来做好平衡至关重要。

8月18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做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时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配合做好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等立法审核工作。

也有专家建议,陆续出台房地产税、遗产税、移民税、烟酒高额消费税等税种。

“最直接的是提高直接税比重,完善相关税种,比如个税应该降低劳动所得税负,调整最高边际税率鼓励创新。同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试点,让房子多的人多交税,发挥收入分配调节作用。同时,可以考虑开征遗产税,防止贫富过分悬殊。”施正文表示。

财产税将落地?

近日,一张上海某市民缴纳房产税的缴费记录的截图在网上流传,被认为是上海房产税即将开征的证明。不过,上海房产税实际已经征收10年,今年初仅是微调,要求在购买房产交易过户时就立即需要申报,而不是以前的每年申报。

但在施正文看来,这则流言也说明了房产相关税收的受关注程度。

事实上,当前,作为平衡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财产税再次落入大众视线。比如房地产税、遗产税、烟酒高额消费税等。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继重庆、上海之后,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有望扩围,为房地产税立法探路,积累经验。

据了解,“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今年6月财政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税务总局负责同志召开了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听取了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及部分专家学者对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按照预计,只有一两套房子的老百姓可能不用交房地产税,因此对普通老百姓影响有限,但房子越多的人,越需要缴纳房地产税,能起到收入分配调节作用。

不过,行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税涉及到的问题很多,比如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税是否会造成重复纳税,因此,推进会更加稳妥。

而消费税制度则在不断完善,比如对超豪华汽车加征10%消费税等,按照建议,未来消费税可以继续扩大对奢侈品等征税范围,提高相关产品税率。

此外,遗产税也在专家建议中。在施正文看来,遗产税对财富分配有重要调节作用,一方面鼓励年轻人自食其力,也倒逼富人去做慈善,因此,一些国家最高边际税率超过50%。

不过,遗产税暂时未纳入立法规划中,房地产税也还尚未实际成型,尚需要准备大量工作。

个税调节或将先行

相较之下,调节收入更加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是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这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优化税制结构,健全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目前,我国直接税和间接税比重约为3:7。

“直接税就是直接对于收入减税,间接税就是附加在商品价格中,最终是消费者负担。穷人和富人在商品消费上的税负是一致的,这就无法起到收入分配调节的作用。”施正文表示。

2019年实施的个税改革,正是调整直接税的一个重要尝试。

此次个税改革首次引入了综合所得税制,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四项收入合并为综合所得,在5000元每月的起征点上,引入子女教育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扩大中低收入者个税税率级距,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税负,强化了收入分配调节作用。

按照计划,当前,正在研究推进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进一步减轻负担,同时综合所得范围扩大,有利于降低老百姓负担。

“未来改革不再只是简单提高起征点,而是进一步降低劳动所得税负,平衡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税负。”施正文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劳动所得最高边际税率为45%,但适用这档税率多为科技人才、专业人士等。财政部部长刘昆曾公开表示,“十四五”时期将适时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修法,合理扩大纳入综合征税的所得范围,完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完善吸引境外高端人才政策体系。

平衡区域差距

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2年的十八大上,共同富裕这个概念已经出炉,并明确了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到了2017年的十九大,又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目标。

不过,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看来,税收在收入分配中调节不是万能的,需要靠财政支出来改善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都可以促进共同富裕。更重要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养懒汉,充分就业,让大家起点公平、机会均等。

“普通老百姓面临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扩大就业、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老百姓的相关保障很重要。”徐洪才表示。

在杨志勇看来,由于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不均衡,因此,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至关重要。2021年,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高达8.3万亿元,这笔资金绝大部分投向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北地区,用于支付社保、教育、医疗、扶贫等民生保障等领域,促进了区域均衡发展,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个亮点是,此次提出的三次分配,被视为未来重磅改革之一。徐洪才表示,二次分配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转移服务,三次分配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针对低收入群体的一种补贴。比如,社保兜住整个社会公平底线,对收入分配也有调节作用,让所有人都享受基本生活保障。

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将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力支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