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马来酸桂哌齐特曾是公立医院心脑血管的十大一线常用药之一,年销售额一度超过10亿元,为何有药企还要注销?
不久前,国家药监局公布了一批已注销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名单,其中多家企业注销了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批文,理由就是该药被列入国家首批重点监控合理用药名单。
包括马来酸桂哌齐特在内,在2019年7月发布的首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中,共有20个品种在列,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其中一半以上为市场销量超10亿品种。
公开市场数据显示,在没有医保目录的放量加持下,纳入国家版第一批重点监控品种市场下滑明显,其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也出现了被药企停产直至注销的情况。
不仅如此,9月3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的通知》(下称《规程》)。《规程》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这或许意味着第二版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也即将出台。
医药战略顾问周树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使用金额异常偏高的药品等纳入重点监控目录,既是不断规范临床用药行为的需要,也是关系到国家集采实施的配套医改措施。大部分药品以价换量是市场趋势,对于目录中药品出现的市场变动,相关药企可能会做出停产或者其他应对决策。
心血管常用药被注销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马来酸桂哌齐特,是新一代哌嗪类药物,原研方为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1974年首次在法国上市。2002年4月,北京四环医药获得生产批件后上市,商品名为克林澳,临床用药主要是注射剂。随着新药保护期终止,2015年3月以后,国内马来酸桂哌齐特竞争者相继上市。
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除了马来酸桂哌齐特,还有神经节苷脂、奥拉西坦、鼠神经生长因子、依达拉奉、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等共20个品种在列,涉及671个药品批文、172家企业,包括20家上市公司或旗下公司均有产品进入目录。
在被纳入国家重点监控目录后,马来酸桂哌齐特就被移出了国家医保目录,从此在医院渠道销售量逐渐萎缩,甚至有药企早在今年1月就已经停止销售该产品。此次,海思科、福州海王福药、湖南一格制药三家企业同时注销了该药品的批准文号。
药企产品一旦进入国家重点监控,意味着销量将面临大幅下滑,甚至有的药品最后走向停产注销。
比如,另一款被国家重点监控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作为康恩贝曾经的核心产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被调整出各省级地方医保支付目录后,销量断崖式下跌,最终于2021年2月被申请注销批文, 就连其生产企业贵州拜特在今年8月也被母公司康恩贝挂牌转让。
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国内目前仅有北京四环制药、齐鲁制药以及福建金山三家企业还保留有马来酸桂哌齐特的批文。
市场下滑近80%
据米内网统计,首批国家重点监控目录的20个药品中,有11个为超10亿品种,包括胸腺五肽、核糖核酸Ⅱ、转化糖电解质、依达拉奉注射剂、小牛血清蛋白、奥拉西坦、脑苷肌肽、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磷酸肌酸钠、复合辅酶和丹参川芎嗪。
药品被列入国家重点监控目录后,就意味着同国家医保目录无缘了,但有的重点监控药品还是增补进入了省级医保。不过,2019年8月20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应严格执行《药品目录》,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对于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应在3年内逐步消化。”
从各省市公布的调整情况看,率先被医保目录“清退”的就是重点监控药品,同时在省级集中采购中也会对其加以限制。如浙江舟山曾对重点监控药品不予采购;武汉市则选择对30个临床重点监控品种集中议价采购,设置最高限价。
在没有医保目录的放量加持下,从相关数据来看,纳入国家版第一批重点监控的品种销售额下滑明显。20个品种2018年样本医院合计销售数据为474.6亿元,2019年市场规模降至378.5亿元,2020年仅有109.8亿元,市场萎缩近80%。
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家集采政策下,大部分药品通过降价换市场是未来趋势,国家重点监控药品更是如此,相关市场萎缩在所难免。
与第一批目录共纳入20个品种相比,本次国家重点监控药品调整后纳入目录管理的药品品种将增加至30个。《规程》明确,纳入目录管理的药品应当是临床使用不合理问题较多、使用金额异常偏高、对用药合理性影响较大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重点包括辅助用药、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药物等。
有了市场急剧萎缩的前车之鉴,对于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调整涉及的相关企业而言,当然不希望锤子落到自家身上。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