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白电巨头格力电器(000651.SZ)的股价再现新低。
10月27日,格力电器收于36.77元,降5.67%。而当天,格力电器在盘中还出现了36.6元的52周最低价,这个价格距离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57.91元的收盘价格,已经下跌了约37%。按照格力电器60.16亿的总股本计算,其年内市值已蒸发约1280亿元。
前一个晚上发布的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的2021年三季报,是格力电器当天股价下跌的重要原因。空调旺季不旺背后,格力电器在资本市场上的长期价值到底是什么?
机构继续撤退
目前,格力电器的市盈率(TTM)已经低至9.07倍。与此同时,格力电器的股东人数也再次被刷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格力电器普通股股东总数已经超过88万,比二季度末多了17.3万,比一季度末则多近42万。
与之相反的,是机构投资者的选择。
同花顺数据显示,仅在10月27日,格力电器主力资金净流出12.91亿元。而近三日的这个数字,为净流出23.77亿元。同样来自同花顺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报时格力电器的机构持仓有134家,不足中报披露时的一半,而今年一季报时这个数字是612家。
格力电器前十大股东的鲜明变化,是机构股东选择的一个缩影。
今年三季报中,格力电器前十大股东合计持有46.1%的格力电器股份,二季度末时这个数字还是51.09%。此外,格力电器前十大股东的进入门槛也有所降低。三季报中,前十大股东的末尾出现了两个新面孔,分别是持股0.67%的中央汇金,和持股0.42%的阿布达比投资局。而在上一份财报中,当时位列第十大股东的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国基金,持股比例为0.72%。
事实上,相较今年中报,前十大股东中有多个股东出现了减持。除了格力集团的持股比例从3.22%下降到2.93%,中央汇金的持股比例则从1.4%降低到0.67%,此外,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北上资金)的持股比例也降低了2.04个百分点。
有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投资收益率的考量是机构投资者退出格力电器的原因之一。他认为,格力转型还需要时间,而新能源、半导体这些领域短期内的投资收益会更明显。”以大股东高瓴为例,高瓴进入格力时,持股9.02亿股,“成本价”46.17元,以此粗略计算,截至10月27日收盘高瓴浮亏已近85亿元。
截至三季报末,代表高瓴的珠海明骏以15%的持股份额位居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代表渠道力量的京海也依然以8.2%的份额位居第三大股东,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依然持股0.74%,但位列格力电器第七大股东,比中报提升两个位次。需要提及的是,三季报中董明珠质押股票的比例为38.6%,相较中报30.6%的质押比例有所提升。
旺季不旺的三季报
格力的三季报,是让格力电器10月27日出现股价大跌的重要原因。
今年本该是空调销售旺季的第三季度,格力电器470.83亿元的营收,却同比下降1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61.87亿元的净利润则同比下降15.66%。作为参照,今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1381.35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近10%。而当期156.45亿元的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14.21%,与2017年同期规模相当。
此外,截至9月30日,格力电器的存货达到396.75亿元,相比去年年末的278.79亿元增加了42.3%。而从环比来看,近今年第三季度,格力电器的存货增加约69亿元。
10月27日,格力电器相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格力从疫情之后就开始做渠道改革,经销商提货基本是卖多少提多少,“因为传统的渠道销售Q3会集中开始提货,今年Q3是新的模式,所以差距比较明显。但是终端销售的数据还是很好的。”该人士同时表示,空调产能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经销商是按需提货,库存就不会消耗那么明显。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疫情爆发后,原本一直强调线下渠道的董明珠多次直播带货,期望通过格力董明珠店等模式,对传统渠道做出改革。她在今年6月30日的股东大会上还表示,通过销售公司发到经销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销售公司会逐步转变职能,起到维护市场和统筹调配的作用。”
此外,资深家电行业观察人士洪仕斌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空调行业整体大环境不好、房地产降温以及原材料上涨等因素,也都对格力电器三季报的业绩有所影响。
以今年8月的家用空调市场为例,产业在线的数据显示,当期家用空调1089.6万台的销量增长3.2%,其中占据约67%份额的国内市场同比下滑0.77%,出口则同比增长12.28%。但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的外销业务只占其总营收的近14%。
但需要提及的是,在疫情之前格力电器已经遭遇到增长乏力。一个例子是,2019年格力电器1981. 53亿元的营收同比仅增长0.02%,246. 9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同比减少5.75%。
而让格力在资本市场缺乏想象力的原因还包括,空调在2021年中报中依然占据格力近74%的营收。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