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在这个微寒的秋天如期举办。
11月4日,进博会在上海正式开幕。此次进博会共有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国别、企业数量均超过上届。一个亮点是,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回头率超过80%。与此同时,已有几十家全球知名企业提前“锁定”下一届进博会,早早签下“未来之约”。
这些企业的信心来自于中国不断扩大的开放脚步和实实在在落地的各项举措。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视频演讲时表示,上一届进博会上宣布的扩大开放举措已经基本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已经出台,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外资准入持续放宽,营商环境继续改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业已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内核准率先完成。中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是去年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扩大开放的各项措施不仅对接了21世纪全球经贸规则体系,也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也助推我国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我国率先从疫情中恢复,成为去年唯一一个经济正增长的大国,而进博会的举办,进一步扩大了进口,让更多国家参与到中国发展中来,在扩大“朋友圈”的同时,也增强了中国的影响力,为国际市场复苏带来了更多动力。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习近平表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未来,扩大开放仍是我国不变的方向。
扩大进口助力国际经济复苏
进博会上,国际品牌欧莱雅早早预定好了参会的展位。
“进博会不仅是将全球优质产品引入中国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中国创新生态系统的窗口。”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表示。
对跨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是个“香饽饽”,不仅市场大、潜力大,近年来各种政策,也给了跨国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
德国卡赫大中华区首席财务执行官高达介绍,从首届进博会至今,四年来,其在中国的业务大幅增长了三倍,这种中国速度让其看到了这片广阔市场的潜力,今年,卡赫在江苏和浙江投资了三个生产基地。
不仅是欧莱雅和卡赫,数据显示,首届进博会达成的意向成交额为578.3亿美元,到第二届的711.3亿美元,再到第三届,疫情影响下依然达成726.2亿美元的合作意向,越来越多的外国展商参与其中,共同扩大了增长盘子。与此同时,除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外,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欧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参展。组团参展的境外中小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
中国有14亿多人口和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5万亿美元,市场规模巨大。近年来,中国进口平均增速高于出口,去年进口占全球份额提高到11.5%。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近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6%,规模创历史新高。
从国际看,据世贸组织最新数据,上半年我国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12%,贡献了全球15%的进口增量。
“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扩大进口,已经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介绍。
按照要求,未来,中国将以积极开放态度参与数字经济、贸易和环境、产业补贴、国有企业等议题谈判,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规则制定的主渠道地位,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脚步
进口的持续增长离不开一系列政策支持。
据白明介绍,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扩大进口政策,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正能量。
比如,关税方面,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对883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包括抗癌药、新基建或高新技术产业所需材料等。7月1日起,我国对176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六步降税。
值得注意的是,20年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将中国关税总水平由当时的15.3%降至9.8%,而现在,我国关税总水平仅为7.4%,低于入世承诺,也低于所有发展中成员,接近发达成员水平。
除了降低关税,我国还持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逐年修订完善,当前正有序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持续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积极参与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的谈判和实施,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等,仅是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就比2017年均压缩了60%以上。
截至目前,中国与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由贸易协定;率先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核准,推动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尽早生效。
未来,中国将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做好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出台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并将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更多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投向中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同时更加注重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今年10月,商务部等24部门印发《“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扩大优质服务进口。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扩大研发设计、工业设计、咨询、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积极推动医疗等优质生活性服务进口,丰富市场供给,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
各种政策组合拳下,成果也十分显著。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跨境投资持续低迷背景下,中国持续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货物贸易位列全球第一,服务贸易保持第二,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从世界第二十六位上升到第一位。
习近平表示,中国仍支持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维护世界共同利益。中国将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合作,推动加强贸易和投资、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议题探讨。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使更多国家和人民获得发展机遇和实惠。中国将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在南南合作框架内继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援助。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