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1118111157762VtVjyKz.png

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国常会再设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

刘佳 2021-11-18 14:36:54

本报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专项再贷款又添新政。

在央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一周后,11月17日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会议指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以煤为主,要从国情实际出发,着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推广成熟技术商业化运用。

同时会议要求,统筹研究合理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适当税收优惠、加强政府专项债资金支持、加快折旧等措施,加大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

“可以看出,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并不包括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此次国常会基于我国能源禀赋和使用现状,在前期政策基础上打了一个补丁。”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静文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再设2000亿专项再贷款

11月8日,央行已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先由金融机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LPR大致持平。发放碳减排贷款后,银行可向央行申请资金支持。央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金融机构需向人民银行提供合格质押品。

重点支持包括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三个碳减排领域。

具体而言,清洁能源领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抽水蓄能、氢能利用、地热能利用、海洋能利用、热泵、高效储能(包括电化学储能)、智能电网、大型风电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户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跨地区清洁电力输送系统、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等;节能环保领域主要包括工业领域能效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改造等;碳减排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

此次设立的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按照聚焦重点、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场化原则,专项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工业清洁燃烧和清洁供热、民用清洁采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大力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

具体方式为,全国性银行向支持范围内符合标准的项目自主发放优惠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贷款的市场报价利率大致持平,人民银行可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再贷款支持。

由此可见,与碳减排支持工具一样,此次专项再贷款主要针对全国性商业银行。而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的LPR大致持平,即为1年期3.85%,5年期4.65%;央行可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再贷款支持,而碳减排支持工具为60%。

王静文分析称,贷款利率低于二季度商业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93%,体现出对特定领域的定向支持力度。

金融定向政策支持

再贷款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近年来功能逐步丰富,更好地发挥央行引导资金流向、调整信贷结构的作用。目前,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包括支小再贷款、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主要支持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促进信贷结构调整。

今年9月,央行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采取‘先贷后借’模式,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

央行提供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是2.25%,商业银行发放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平均利率在5.5%左右。

“此番国常会对再贷款利率并未公布,推测应与支农支小再贷款的利率相当(1年期为2.25%),高于碳减排支持工具利率的1.75%。通过对特定项目的支持,商业银行可获得160个基点的息差收益。”王静文表示。

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今年以来,我国绿色贷款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在央行发布《2021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中显示,2021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7.9%,比上季末高1.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74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98和2.91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9%。

平安证券研究分析师樊金璐表示,专项资金支持方向明确,安全绿色低碳是重点方向。从支持方向看,覆盖了从煤炭生产、加工、煤电和甲烷利用等重点过程,覆盖面广,通过相关环节的清洁高效利用,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在“3060”双碳目标下,传统能源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新能源未能完全替代前,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是推动碳减排的重要途经。

“总体来说,此次国常会基于我国能源禀赋和使用现状,在双碳战略的大目标之下,按照稳妥有序、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金融定向政策支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使用,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王静文表示。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