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小欧 翟亚男 北京报道
近日,力帆科技发布公告称,其拟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其经营范围包含整车的设计、研发、销售。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亿元,双方以货币资金方式各投资人民币3亿元,持股比例为50%。
之前因实施重整计划,吉利入主力帆,这也被业内看作是力帆的重生机会。而新合资公司的设立,再次让之前风雨飘摇的力帆重新走入大众视野,这是否意味着力帆离被重新盘活不远了?
力帆逐渐走出“至暗时刻”
公告显示,在业务安排方面,吉利汽车将全力支持目标公司的造车业务管理与运营,并与力帆科技共同推动力帆科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吉利汽车在造车全环节的体系化优势和专业能力,通过精细管理与产业赋能,对力帆科技汽车研发体系、供应链管理、技术平台、销售渠道及体系化的全制造管理方案进行整合、完善和升级,实现共赢发展。人员架构方面,董事会成员共6人,吉利汽车和力帆科技将各自委派3人。
以生产摩托车起家的力帆,曾经凭借摩托车创下年产销两百多万辆、业务拓展至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绩。2003年力帆集团收购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成立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在重庆建设汽车生产基地。但高开之后,力帆很快陷入“低走”漩涡,从巅峰时期在国内外销售汽车20余万辆,到2020年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业内人士看来,在汽车领域,力帆一直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力。汽车评论员任万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造成力帆选择破产重整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发动机技术老旧,产品品质多年没有明显提高,缺乏竞争力等等。在新能源领域,力帆虽然做了一些动作,但战略的模糊不清以及缺乏在新能源技术上的积累创新,也未见资金的大量投入,所以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今年1月22日,原力帆股份召开司法重整以来的第一次股东大会,对力帆的公司章程作出调整,徐志豪被选为新一任力帆股份董事长,朱军担任副董事长,并组建了新的董事会。
1月26日,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并导入吉利科技集团首款换电型纯电动B级MPV车型,挂力帆科技G字新LOGO,这也意味着至此力帆重整后的产业转型进入实质性阶段。在完成破产重整后,力帆也迅速“摘星脱帽”。
如今一年时间过去,力帆已经不再深陷债务危机。据力帆科技发布的11月产销快报显示,其11月实现整车销量1140辆,同比增长608%。今年1-11月,力帆科技累计销量为1992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970辆。除产销逐步走上正轨之外,财务表现也开始“复苏”,今年前三季度,力帆科技共营收25.6亿元,同比减少1.79%;实现归母公司净利润4963.61万元,同比增长101.44%;扣非净利润7233.43万元,同比增长104.46%。尽管这个成绩不能说十分优秀,但可以看出破产重组后的力帆科技已开始借助吉利的力量逐渐回暖。
吉利出手背后商业版图渐现
吉利入主被称为力帆摆脱困境重获新生的关键,而在出手拯救力帆的背后,则是吉利庞大的布局和商业战略。虽然已经历破产重整,但力帆拥有较多相对成熟的经营板块,其中换电板块更是与吉利的发展方向高度重合。
资料显示,力帆是国内以换电模式发展纯电动车的先行者之一,2015年力帆发布了其新能源战略“i.Blue”1.0,而作为该战略指导下的落地产物,2016年力帆在重庆启动了其旗下的移峰能源首座集中式能源站。2020年9月,吉利科技曾发布规划,换电模式将率先落地重庆两江新区,2020年计划在重庆建设35座换电站,2021年扩充至100座换电站。
任万付分析指出:“吉利接盘力帆正是看中了西部地区市场,希望通过力帆在‘换电’领域占据市场先机。可以看出,重整后的力帆是依托吉利进行产业布局,也是以服务吉利为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也持同样观点:“在新能源市场当中,重庆作为直辖市,力帆已经在重庆做了一些能源换电的新能源的工作,包括换电站的建设等。这些正是力帆还能保持13.66%股权的一个基础性原因。力帆同时引入两江新区作为投资人,未来也将利用所在地的产业资源,加快拓展西南市场。”
除了看重力帆在换电业务上的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路线之外,吉利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在徐志豪当选力帆汽车董事长的前夕,吉利内部也发生了重要的人事变革,李书福卸任吉利控股和吉利科技法人的职位,分别由吉利控股CEO李东辉和吉利科技CEO徐志豪接替,且徐志豪进入了吉利控股的董事会,成为八位董事之一。这一人事变革凸显了吉利转型的三个重点——整合、合规与科技,很显然徐志豪担起了“科技”板块的重担,而最高权力的让渡,显然是李书福推动吉利控股向智能电动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大局观。
在力帆的困局无法扭转情况下,吉利科技的优势则更能凸显。
薛旭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智能汽车方向是整个吉利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力帆本身没有能力、条件和资金再来进一步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和吉利合作是非常正常的。从大方向来看,吉利汽车要想真正发展起来,自主品牌这一块在未来10年之内肯定要干到300万辆甚至400万辆,在这个过程当中,力帆的产能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力帆在营销上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也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和整合渠道资源,更好地支持整个吉利集团实现构建全球汽车集团领导地位的这样一个战略目标。”
此次公告也明确表示,双方将协调出行公司、换电服务公司,匹配车型,合力打造换电网络生态的构建,推动城市换电标准化的发展。目标公司将持续对旗下整车进行产品研发与升级,满足市场需求,为上市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尽管离彻底重生还有一段距离,但就目前来说,在吉利接手之后,力帆已逐步打开局面。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