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2022年1月1日,RCEP即将生效。
时至年末,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跨周期调节措施,推动外贸稳定发展;部署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实施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我国进出口快速增长,为稳定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但当前外贸面临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因素增多。 对此,此次会议要求,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扩大开放,针对困难挑战推出应对举措,做好跨周期调节,助企纾困特别是扶持中小微企业,努力保订单、稳预期,促进外贸平稳发展。
与此同时,会议还要支持企业抓住协定实施的契机,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发展水平,倒逼国内产业升级。
“RCEP的生效意味着东盟能够与中日韩等国合作形成一个新的局面,提升东亚经济圈的影响力,有助于我国扩大贸易规模以及产业基础。”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落子RCEP
据了解,RCEP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关系到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其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的1/3。
当前,RCEP已核准成员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且立刻降税到零,这意味着各国将在短时间内就可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进而有力拉动地区贸易投资增长,促进地区经济复苏。
一个亮点是,这是中日之间首次建立自贸协定关系,在关税减让安排上,实施降税的首年,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商品中,24.9%的税目将实现零关税,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55.5%的税目关税降为零。
同时,这也是中日、日韩之间首次建立自贸关系,企业可以借助累积规则,灵活使用日韩原产的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等,深度融合产业链。
在白明看来,相比北美和欧洲经济圈,东亚经济圈影响力有限,而RCEP的生效意味着东亚经济圈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RCEP重点原产地规则中的累积规则是一项重要的补充规则,将自贸区域看成一个整体,降低了产品获得原产资格的门槛,促进区域内的贸易自由,进而有利于区域内产业经济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白明认为,实施“原产地累积规则”是RCEP的一个重要突破,这对于产业链跨越三个及以上国家的企业产品进出口将会有更多益处。据了解,这能有效抵消CPTPP原产地规则约束对我国出口企业的负面冲击,大幅降低各成员国享受货物零关税的门槛,使跨国公司在布局产业链安排时具有更大的灵活自主性。
此外,RCEP还就海关程序、贸易便利化、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达成了一系列高标准条款,将显著降低区域内贸易成本,进一步提升地区总体产业竞争力。
国常会指出,要继续推动协定更多成员生效实施和协定机制化建设,共同打造地区经贸合作主平台。助力发挥世贸组织作用,坚持自由贸易。推进其他多双边自贸协定谈判,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目前国内实施RCEP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将及时出台,帮助地方和企业更好更充分地运用RCEP规则,把握市场开放机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对此表示。
多政策保驾护航
国常会指出,要支持企业抓住协定实施的契机,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发展水平,倒逼国内产业升级。鼓励企业用好成员国降税、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等,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和有竞争力的产品进口。用好开放承诺和规则,加强区域内高端、绿色产业链和制造业项目合作,提升服务业和投资开放水平。
从具体政策来看,一方面,加强对进出口的政策支持。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把退税平均时间压缩至6个工作日以内。引导银行结合外贸企业需求创新保单融资等产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鼓励银行有针对性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
在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看来,汇率、利率和税率是关系到外贸企业生存的三大问题。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升值态势。今年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54,而截至12月22日,该汇率为6.37,相当于企业每一美元都在换汇时减少0.17元,这对出口企业影响很大,所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须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进一步鼓励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增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培育一批离岸贸易中心城市(地区)。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配套服务,推动解决企业在发展内外贸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拓展贸易渠道、完善供应链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缓解国际物流压力;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制度,积极开展贸易调整援助工作,助力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
还要对标国际先进规则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引进区域内资金、人才,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对接力度;建立自贸协定实施公共服务平台和专家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训,提升理解和应用协定规则能力;发展通关、单证等专业化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利。
在行业内专家看来,我国产业体系完整、市场规模超大、贸易伙伴众多,但同时也受到疫情、大国博弈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影响,因此,怎样充分发挥优势,促进当前经济增长,同时避开风险,保持外贸发展的可持续性,这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