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1231194715UQvKCz0XXp.png

互联网“拆墙”,被解压的生命力「问计2022」

卢晓 2021-12-31 22:55:29

本报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2014年9月6日凌晨,阿里巴巴在当时的赴美招股书中披露了其创始人马云致投资者的一封公开信。马云当时在这封篇幅不算长的公开信中,24次提及了同一个关键词:生态系统。

2个月后,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在当年11月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则提出,腾讯要专注做互联网的连接器,“不仅把人连接起来,还要把服务和设备连接起来。”

现在回头来看,无论是生态还是连接,二马的不同表述,代表着掌握流量、用户、资金的互联网巨头们,在过去七八年来的共同成长路径:以自己为中心,连接起诸多枝蔓,一个个自给自足、没有边界却彼此隔绝的互联网小世界就此建立。

但这一切在2021年发生改变。这一年,曾经“各玩各的”的互联网巨头们开始动手拆掉彼此间厚重的城墙。不仅仅是互联互通,这一年,合规也成为习惯了“无限游戏”模式的互联网巨头们的关键词之一。这一年,更加公平、公正的互联网平台经济秩序建立起来。

虽然互联互通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这些变化无疑都是可喜的信号。

巨头拆墙

2021年,一个“活久见”的事情是:用户能成功点开朋友分享至微信中的淘宝链接,而无需再复制看起来像是一堆火星文的淘口令,继而再打开淘宝APP。这轻轻的一点,是互联网的一大步——上次能够点击成功还是在遥远的八年前。

事实上,从十年前的3Q大战,到早前的猫狗大战、蓝橙大战,再到近两年互联网大佬在朋友圈的公开对阵以及2021年年中的那篇“屏蔽和封禁大事记”⋯⋯在这些见证中国互联网历史的事件背后,一座座各有护城河的城堡被树立起来:无论是以社交为主的腾讯系,还是以电商见长的阿里系,抑或以内容起家的字节系以及重搜索的百度系等等,巨头们从开始抱团一路走到有着厚实城墙的闭环生态。

闭环意味着能够自给自足,断开外链则是闭环的关键步骤:我拿不到你的资源,你也别想拿我的。但互联网巨头间关于流量和用户的博弈,却让普通用户失去了选择权。不仅仅是购物,听歌、分享短视频、读文章等日常行为,用户需要在多个APP间来回周旋。

但一连串的改变在2021年发生。

早已突破12亿月活的微信,在9月17日宣布,以安全为底线来推进“分阶段、分步骤”的互联互通方案。同在9月,外界还发现,阿里旗下饿了么、优酷等APP已接入微信支付,此外盒马集市等也入驻了微信小程序。11月,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还称收到来自腾讯创作服务平台的申请,希望接入抖音开放平台。这两家互联网公司此前曾因“封禁”问题多次公开互怼。12月27日,美团还和快手宣布互联互通合作。

互联网巨头间的拆墙,直接根源是2021年9月工信部启动了对屏蔽外链行为的整治,当天参会的企业有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华为、小米、陌陌、360、网易等一串外界熟知的互联网公司。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在2021年9月中旬国新办组织的一次活动上还曾直言:“怎么样能够保障合法的网址链接正常访问,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要求。无正当理由来限制网址链接的识别、解析和正常访问,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损害了用户的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边界在哪里

“因为有了利润,我们发现太多机会,我们很多领域都进去了。”马化腾在上文提及的2014年那场大会中曾这样说。

也正如他所说,过去这些年里,跨界成为互联网巨头的主旋律。其实,与其说跨界,倒不如说,互联网平台巨头们的边界是一个魔幻存在。它们看起来无处不在,将触角伸及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因为用户把时间花在哪里,流量就在哪里,生意就在哪里。但资本无序扩张,以及随着体量扩张、竞争激烈带来的“二选一”成为了互联网巨头无限游戏的另一极。

2021年互联网平台此前看起来没有终局的“无限游戏”,遭遇到强力监管。反垄断是重点领域。

互联网历史上的两张最大行政罚单都在2021年开出。

继2020年12月24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根据举报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107天后,市场监管总局在2021年4月对阿里发出182.28亿元的创纪录罚款单。2021年10月,美团又因“二选一”,被市场监管总局罚款34.42亿元。要知道,自2008年《反垄断法》开始实施,互联网领域此前未有一起行政处罚。

而需要强调的是,占据市场支配地位并没有问题,进行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才是监管的重点。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还在4月13日召集34家互联网公司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各平台企业要在一个月内全面自检自查,逐项彻底整改。在这次“4·13会议”上,平台强迫“二选一”被认为是资本任性、无序扩张的突出表现。

事实上,强力监管在2021年几乎冲击了所有互联网平台。

3月3日上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因实施不正当价格行为,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十荟团、食享会5家社区团购企业被处罚。其中食享会被处以50万元罚款,其余4家分别被罚150万元。

市场监管总局还在2021年7月曾一次性通报22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滴滴、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平台被多次点名。2021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再次对43起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立案调查。百度、阿里、腾讯、苏宁等互联网平台则被再次点名。

尽管市场监管总局只对上述涉案企业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但它更重要的意义是,释放出加强互联网领域反垄断监管的信号。2021年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

构建秩序

在《反垄断法》开始实施的2008年,互联网平台还不是反垄断的主角,日后风光的BAT江山未定,通信网络还未进入4G时代。但十三年后,手机成为链接一切的中心,市值过千亿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能否被称作巨头的一个门槛。

资本收购,是互联网平台迅速膨胀的捷径。被巨头买下,也是很多创业者们的期待。但更多的创业者发现了另一个现实:投入全部身家初现成效,同样发现机会的互联网平台带着更多的资金和更庞大的用户,轰隆一声从你的世界碾过。互联网世界的规则之一,是体量为王。

在自己建立的庞大生态里,互联网平台同时作为“运动员”和“裁判员”的问题也已多次引发社会质疑。如何保障互联网赛场中的所有玩家都能公平竞争?

2021年,监管部门陆续出台的解释、指南等,为这些问题给出更清晰的答案。

2021年2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制定发布《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强调《反垄断法》及配套法规规章适用于所有行业,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待,旨在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促进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创新健康发展。

在上文提到的“4·13会议”上,监管部门列出了具体需要严肃整治的行为包括:强迫实施“二选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掐尖并购”、烧钱抢占“社区团购”市场、实施“大数据杀熟”、漠视假冒伪劣、信息泄露以及实施涉税违法行为等。随后,34家参会企业纷纷发布“承诺书”,承诺不实施相关垄断行为。

2021年10月23日,《反垄断法》还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这是我国《反垄断法》实施13年来首次修正。

而除了监管法规方面的强力保障,互联互通以及随之带来的流量成本降低、用户池子扩大,也被认为会进一步强化互联网市场竞争的公平秩序。但,新的格局,无疑也将带来新的竞争与博弈。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