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20127154642U1bwbcPvMt.jpeg

人均持有不足万元,智能投顾行业还存在不少痛点

傅碧霄 2022-1-27 16:37:36

本报记者 傅碧霄 北京报道

自2019年基金投顾业务试点以来,我国基金投顾市场发展很快。数据显示,我国的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在2020年就已达到241万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智能投顾大有可为。

1月2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金融办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和先锋领航投顾主办的“2022年中国基金投顾峰会”上,先锋领航投顾联合毕马威发布《中国基金投顾蓝皮书2022》(下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被调查用户持有基金投顾多在1万元以下,用户对投顾仍以“尝鲜”为主。蓝皮书预测,我国基金投顾行业未来资质管理力度将会趋严,买方投顾也将加速转型。

行业痛点

试点以来,先后有60家机构分三批获得基金投顾牌照,这些机构分为4个类型,包括基金、券商、银行及第三方。优势也各有不同,基金具备较强的投研能力及产业优势,券商拥有专业的投资顾问团队,银行具备雄厚的客户基础,第三方则拥有技术优势及数据优势。基金、券商、银行都属于传统基金投顾平台,第三方独立基金投顾平台的代表有先锋领航投顾的“帮你投”、腾安基金的“一起投”、盈米基金的“且慢”等。

而本次蓝皮书的调研特别针对线上智能基金投顾用户。毕马威中国证券及基金主管合伙人王国蓓指出,3000人的受访用户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基金投顾用户呈现出“千禧一代”、“高知白领”、“已婚有娃”三大特点。

蓝皮书显示,半数基金投顾的受访用户中,可投资产10万-50万人群占比70%。但这些用户持有基金投顾集中在1000-10000元,可见用户对投顾仍以“尝鲜”为主,用户买入后的行为也多现短期操作。

另外,77.1%的基金投顾用户同时使用多个基金投顾服务,单一平台无法满足其需求等,用户对基金投顾信赖程度有待提升。而且,用户对各家机构的投顾服务满足程度不高,对各机构的投顾服务差异化感知也不显著。

《蓝皮书》指出了中国投顾市场发展的痛点,如投资者不理性行为带来的收益率不达预期、 “买方投顾”仍未普及、缺乏结合客户需求的长期财富规划,以及缺乏被动型底层资产等。

在先锋领航投顾CEO张宇看来,投顾是从传统产品维度,进阶到人的维度的一种服务。如果仅有资产配置,投顾就变相成为一种FOF的产品。因此,投顾的焦点在于用户,应该对用户进行指导。

先锋领航投顾由蚂蚁集团与公募资产管理机构Vanguard(先锋领航集团)共同成立,2020年在支付宝上线了基金投顾服务“帮你投”。截至2021年底,帮你投累计服务用户已超过300万,较上一年增长了200%以上,定投用户数也较上一年翻了几倍。

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投顾最先出现在美国。2010年至今是美国投顾市场的智能化时期。2010年前后,智能投顾公司Betterment、Personal Capital和Wealthfront相继成立。截至2021年10月,这三家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分别达到320亿美元、220亿美元及280亿美元。2014年,Vanguard推出旗下个人智能投顾平台VPAS。证券和银行也推出了数字服务平台,智能投顾普及开来,美国的投顾服务从高净值客户拓展到下沉市场。

不过,中国与美国的市场有所不同。先锋领航投顾董事长黄浩认为,国内基金投顾跨过海外市场的“人工投顾”直接进入了“线上智能化”形态,但也因缺乏顾问文化,在认知和服务开展上面临各种挑战,也有更多的本土化改良空间。

据蓝皮书预测,中国基金投顾目前有几大发展趋势。首先是,资质管理力度趋严。日前多家银行已经暂停智能投顾业务,存量的智能投顾服务也将因严格规定而停止新增规模及户数,主动做出相关调整,未来随着更多的管理规定下发,市场资质也将更加严格。另外,买方投顾加速转型、被动规模占比持续提升也是值得关注的行业趋势。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服务一部负责人沈宁也在峰会上表达了对行业的期许:“基金投顾机构应着力提升顾问服务能力,避免线上基金投顾服务产品化,并在顾问服务环节加强投资者引导”。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