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程阔 北京报道
“打工、就业不仅关系当前家庭生计,也在为下一代争取更好的未来。”在3月11日上午召开的总理记者会上,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农民告诉我,他一个孩子上大学,一年得花费一万多块钱,还有一个上高中,一年得8000多块钱,靠种几亩地是不行的,必须有打工的收入。我真是为我们的人民群众感动。他们在努力打拼,打工、就业不仅关系当前家庭生计,也在为下一代争取更好的未来。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记者会上道出了其春节前到西北农村调研的经历。
就业,这一关键词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了31次。而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为多年来最高。
因此,李克强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财政货币政策要围绕实现就业目标来展开,就业优先也是宏观政策,其他政策要配套,为实现就业目标努力。
稳就业就是稳民生
“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有就业才有收入,生活有奔头,也为社会创造财富。”在记者会上,李克强用更通俗的语言点出就业与民生的联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回顾过去一年就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2022年新增城镇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的就业目标。
对此,李克强指出,“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为多年来最高。高校毕业生1076万,是历年最高。还有近3亿农民工要有打工的机会,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有一些企业生生死死,有些人要再就业。”
由此可见,今年就业形势的严峻,稳就业再次被摆上突出位置。
在记者会上,李克强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财政货币政策要围绕实现就业目标来展开,就业优先也是宏观政策,其他政策要配套,为实现就业目标努力。”
对于新增需就业人员,李克强表示,要给他们以培训等多方面支持举措,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就业问题。比如这些年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动能。信普通人有上上智,把他们的特长、聪明才智发挥出来,那就业的大舞台会绚丽多彩。
目前,我国有2亿多人灵活就业人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就业形式会比较长期的存在,做好灵活就业人群的保障成为关键点。
“他们风里来、雨里去,确实很辛苦,很多地方在给他们提供暖心服务。作为政府,针对他们的劳动权益、社会保障等问题,我们要逐步完善政策,也就是说要给这些‘骑手们’系上‘安全带’,让灵活就业等新就业形态既解燃眉之急,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李克强说道。
针对该问题,各部门也推出各项政策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
2021年7月,人社部发布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维护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
1月12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完善灵活就业的工伤保险制度,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居民就业
“可不要小看个体工商户,他们是一头连着众多人的生计,一头连着大众的消费。”李克强在会上表示。
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市场主体首次突破1.5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达到1.03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的2/3,同比增长11.1%,是2012年的2.5倍,年均增长10.9%。
“上亿市场主体承载着近3亿人的就业,帮助他们实际上也是支撑就业。”李克强表示,“如果等苗枯旱透根了,再帮他们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秤砣虽小压千斤’,得给他们及时的扶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各类专项促就业政策要强化优化,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要坚决清理取消。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其中,减税降费是扶持中小企业的重要举措。
“对这些特殊困难行业,我们已经出台了40多项扶持政策。仅退税这一项,粗算一下,像餐饮、旅游、客运、文化等几个行业就能够享受1800亿元。”李克强表示。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费。
此前,财政部部长刘昆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十三五”以来的6年间,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8.6万亿元,千万企业和数亿群众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
同时,刘昆还指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5万亿元退税减税的规模历史最高;其中支持方向聚焦制造业、小微企业,制造业等6个行业的退税减税达1万亿元的规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益受惠也达1万亿元的规模,发力精准。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