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203/20220323123957zqR3y6uWqr.jpg

减税降费再加码:首批4000亿留抵退税专项资金已下达,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

张智 2022-3-23 16:15:50

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为了给企业纾困,今年我国出台了史上力度最大、且有针对性的增值税留抵退税举措。目前,该政策正在快速铺开。

3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部署综合施策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要抓紧出台实施。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约1.5万亿元,这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市场主体直接高效的纾困措施,是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关键举措,也是涵养税源、大力改进增值税制度的改革。

在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看来,此次国常会是对金融委专题会议的升级,从层级来看,国务院可以协调的部门更多,对于保障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稳定预期可发挥的作用更大,可以有效协调各个部门来综合发力,稳定市场预期。

据了解,为了保证退税落地,中央财政将拨付1.2万亿元资金支持地方退税减税降费和保民生。财政部对此表示,首批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专项转移支付4000亿元已于3月21日下午下达。

加大留抵退税力度

今年以来,对实体经济的扶持不断加速。

国常会决定,对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按一般计税方式纳税的个体工商户退税近1万亿元。其中,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一次性全额退还,微型企业4月份集中退还,小型企业5、6月份退还;增量留抵税额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阶段性取消“连续6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0、最后一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50万元”等退税条件。

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7月1日开始办理全额退还,年底前完成;增量留抵税额也要从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

由于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总金额高达1.5万亿元,其中按照增值税中央与地方五五分成比例,中央和地方理应各自承担7500亿元退税金额。

不过,国常会确定,中央财政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设立3个专项,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其中,对新增留抵退税中的地方负担部分,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并向中西部倾斜。

这意味着,地方承担的7500亿元退税资金中,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即中央负担超过6150亿元,地方实际承担的退税资金不超过1350亿元。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这次中央事实上是承担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大头,对于顺利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意义重大。

会议要求,建立资金预拨机制,逐月预拨、滚动清算,确保地方国库动态存有半个月的退税所需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和国库管理,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对地方的补助直达市县基层,对偷税、骗税、骗补等行为坚决打击、严惩不贷。

据了解,目前财政部建立了资金预拨机制,逐月预拨、滚动清算,保障地方国库动态存有半个月的退税所需资金,并压实省级财政部门主体责任,保障退税“红包”及时落袋。

按照财政部下一步规划,未来将与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加强工作会商,坚决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的同时,切实严肃财经纪律,防范企业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方式“骗退税”,防范虚列留抵退税等方式“骗补贴”;防范一些地区出现征收过头税费、虚增财政收入等。

稳定市场预期

此次会议提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科学有效施策,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在此之前的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其中指出,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在邵宇看来,高层会议连续表态,这说明政府层面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政策空间和政策权威性。

预计今年货币增长率将大致与GDP增速保持同步,流动性将保持适度充裕。同时,在财政赤字率有所下降的情况下,财政支出进一步扩张是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货币稳定的前提。

按照会议要求,要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同时及时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和社会融资适度增长。

保持政策稳定性,近年来稳定经济运行、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要尽可能延续实施,同时开展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防止和纠正出台不利于市场预期的政策。

在邵宇看来,明确提出要防止出台不利于市场预期、不利于资本市场稳定的政策,强调出台政策应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利于维护市场信心,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

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稳妥处理好资本市场运行中的问题,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加强部门协同,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未雨绸缪应对新挑战,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继续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去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有所回升,主要是在疫情期间,中国经济始终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同时,吸引外资力度加强,外贸增长强劲。在此背景下,国常会进一步强调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对于保持资本市场稳定意义重大。

“在金融稳定方面,国常会将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灵活性放在一起。出台政策前要考虑资本市场的反应,考虑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同时,稳定人民币汇率就稳定了人民币资产和海外投资者的信心。”邵宇表示。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这些举措意在短期内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让市场回到基本面,使得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和上市公司业绩等不受情绪影响,从而稳定市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