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2022年的一季度收官,A股可谓命运多舛,没有期待中的春季躁动,反而受到来自外围市场的频繁冲击,诸如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中概股暴跌等。市场的强势震荡令人猝不及防,沪指一度触及3000点关口。3月下旬以来,部分城市疫情的反弹,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一季度上证指数下跌10.6%,深圳成指下跌18.4%,创业板指数下跌19.9%。
4月1日,A股二季度开门红,沪指报收于3282点,涨0.94%。
不过,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两会”后政策维稳如期而至,15天三大会议,可谓力度十足。3月中旬,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随后,证监会系统发出呵护股市的积极信号,上海、深圳、北京三大证券交易所各自落实并发布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发展。
3月底,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和央行一季度例会再次确认 GDP 目标不变,咬定目标不放松,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决定新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推出维护市场稳定的各项措施。
A股市场逐渐企稳,以券商、基金为代表的机构们纷纷表示“政策底”来到。未来A股磨底后震荡上行概率较大,市场底已经不远。
稳增长主旋律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为市场送来了定心丸。会议指出,要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对于暴跌的中概股情况,表示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
3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要求压实责任落细措施,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部署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补短板增后劲和经济稳定增长;决定新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
会议强调,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发展面临新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制定今年宏观政策时,对国内外环境很多变化已有前瞻考虑。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不放松,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不出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制定应对可能遇到更大不确定性的预案。同时,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是带动消费扩大内需、促就业稳增长的重要举措。
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一季度(总第96次)例会召开。会议指出,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国金证券第一时间发布报告指出,国务院常务会议政策强调尽管内外部经济环境都面临一些外生冲击,但政策储备是充分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对经济的定调延续了此前“三重压力”的表述,同时新增了“地缘政治冲突升 级”、“国内疫情发生频次有所增多”,这两者是当前经济所面临的附加冲击,对应货币政策需要在去年底认识的基础上加大力度以稳定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总体而言,政策再次明确确认 GDP 目标不变,政策加码是必然的,基建发力、地产放松。
市场底出现?
政策暖风频吹,A股的政策底确立已经达成共识,那么市场底还远么?
兴业证券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政策底”+“市场底”已经出现。但是二季度仍需关注以下潜在的超预期和风险点。超预期的可能性更多来自国内的政策放松。房企风险有望陆续“拆雷”,也需要更有利的流动性和政策支撑。
同时,决策层维稳资本市场的决心明确。因此,虽然市场对于政策宽松有所预期,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若宽松的力度和形式超预期,则将对二季度的市场表现形成更强的支撑。
报告直言,风险点和不确定性则更多来自海外,包括美联储加息缩表预期仍将抑制风险偏好;流动性收紧的同时,美股盈利也面临下修。若美股再度大幅波动,或对A股形成拖累;中概股的监管冲击也未明朗,或有进一步扰动。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来由于外围市场地缘政治因素和宏观因素的不确定性,海外市场都经历了大幅震荡,某种程度上对A股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总体来看我国市场较外围市场来说相对稳定,这就是目前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导致。近期央行持续提供超额的流动性,每天进行千亿级别逆回购稳定市场,短期的市场底初见端倪。
钜融资产投资总监王雷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经济基本面疲软,投资者更重视政策方面的催化剂,如近期不断有地方放松地产限购政策、银行下调房贷利率,地产链上的板块均有上涨;水务上涨短期逻辑也是近期的水利工程政策出台。
王雷认为,目前市场尚未见底,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目前股市估值尚未处于历史最极端的位置,参考2018年及2020年市场底部,目前股市估值尚有10%左右的下行空间;二是受地产基建未明显发力、疫情扩散影响,经济尚在触底过程中,一般市场底出现在经济底之后;三是海外负面因素较多,如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中概股审计问题。
私募排排网旗下融智投资基金经理胡泊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继金融委对资本市场的表态之后,各方面的政策配套在逐步落地,目前政策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是比较积极和乐观的,但是短期宏观经济层面的隐忧依然存在,美联储加息缩表对国内市场也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整个资本市场的投资信心也不是很足,信用扩张也不明显,所以整个市场底可能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震荡整理,目前还无法预判市场底是否已经完成。
“年报季”机会有哪些?
王雷指出,在年报季期间,业绩好的公司及行业将有明显超额收益,如煤炭、化肥、医药、油气。在3月15日市场触底反弹后,预计市场仍将有二次探底。尽管市场短期偏弱,但不宜过度悲观,市场底已很接近,目前时点是长期配置重要的窗口期。
在胡泊看来,未来后市整体是积极向上的,短期可能在政策底确定之后,市场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整理,但不影响长期依然看好,因为整个未来经济的形式已经呈现出反转态势。从赛道上看,一方面会关注稳增长的主要赛道,另一方面也会关注经过充分调整的高景气赛道。
贺金龙认为,按照以往政策底转向市场底,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提振市场信心,而目前宏观调控的空间依旧较大,适逢年报季的投资机会,投资者仍可后市关注稳增长政策支撑,同时未来高景气行业和业绩高度确定性的行业,在未来仍会展现较多结构性行情机会。
百嘉基金指出,受益于金融委会议的召开市场信心有所回升,但市场氛围仍较萎靡。具体体现在,成长股继续承压,主要还是基于对当下经济基本面以及基本面预期的担忧。即将到来的二季度将开启各行业的验证窗口期,从业绩增速和市场估值水平来看,经过前期的大跌市场目前估值水平也由之前的合理区间下探至较低区间水平,有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百嘉基金认为,基于对流动性的乐观预期,二季度流动性对于估值或将起到提升作用。所以此前跌幅较大的弹性品种因预期的改善或将迎来较好的修复期。
从中长期看,仍可以继续关注数据逐步得到印证、产业出现拐点的新兴产业的成长机会。短期受疫情反复所引发的消费类等板块调整,因政策预期逐步向好再次提供了长期的配置机会。二季度市场存在较多向好的基础,或可以保持适度的乐观。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