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北京报道
此消彼长的新冠疫情对社会生活影响持续造成着影响,对于已经被冲击超过两年的旅游出行业,则更是在一次次看到希望与面对失望的复杂情绪中交织并蹉跎。刚刚过去的这个清明节“小长假”则又是一次预料中的惨淡收场。
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清明节假期(4月3日-4月5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5378.1万人次,比2021年同期下降62.7%,比2020年同期下降9.8%。其中,民航预计发送旅客56.2万人次,比2021年同期下降87.0%,比2020年同期下降53.8%。
民航客流倒退二十年
即便今年清明假期国内热门航线机票已经跌至三年来的最低点,依然无法在严格的防疫政策之下撬动长线旅游出行市场。而正是在很多地区面临较大防控压力下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人员流动措施的情况下,长途出行市场受到重大打击,直接对本就处在艰难市场恢复期的民航业带来更直接的打击。
根据航空数据分析机构飞常准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3日至5日期间,国内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6659架次,相比去年同期同比下降82.65%。4月4日国内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1670架次,创今年航班量新低。
按照飞常准方面的说法,3月以来国内航班量呈现“断崖式”下滑,3月28日-4月3日这一周航班量已经降至了2003年水平。
受影响最严重的显然是此轮疫情影响而进入更加严格管控状态的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航空枢纽港,上海两个机场在疫情前就已经实现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2亿人次,年起降航班数量超过78万架次。
然而自从上海因疫情大规模扩散而不得不从此前较为宽松的疫情管控政策逐渐转向严格控制之后,当地两个机场的流量就开始大幅下滑。在清明节小长假期间,根据飞常准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海浦东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共计起降航班只有61架次,如果按照正常流量来测算,平均每天的航班量只有疫情前每天的1%,而这些航班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货运航班。
这种巨大的降幅实际上从3月底就已经开始有所显现,尤其是作为客流量长期位居国内前十位的虹桥机场,从3月底开始客运航班一度减少到每天进出港只有一班,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出港航班量降幅达到99.3%。
按照飞常准发布的数据,清明假期国内起降航班量前三机场依次是广州白云机场(1017架次)、成都双流机场(825架次)、杭州萧山机场(659架次)。
国内机场中,仅广州白云机场在清明假期期间起降航班超1000架次,但即便如此流量降幅也达到了71.1%。
疫情对民航业的“精准打击”已经持续超过两年,即便是看起来已经开始走入恢复周期的去年,中国最大的三家航空公司合计亏损也超过了400亿,而面对屡创新低记录的2022年,想必“开门黑”无法避免。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在4月5日发布的清明假期数据,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同比减少26.2%。虽然出游数据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8%,但实际上旅游市场已经比疫情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短途旅游“撑场面”
根据国内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商携程集团发布的《2022清明小长假出游洞察》显示,今年清明节省内短途游和市内近郊游热度高涨。从携程景区门票预订数据来看,周边、本地门票订单占比达88%。
本次小长假,“乡村+体验式”旅游持续走红。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清明乡村旅游订单占比较疫情前提升20%;2022年以来乡村旅游较2019年同期已恢复92%,是复苏势头最为强劲的旅游品类之一。
在长途旅行面临疫情传播所带来的“封控”风险,以及各地普遍提升了防控“门槛”的情况下,人们的出游意愿被“压制”在了城市周边的山野之间。
携程方面表示,“大城市周边乡村游”在今年清明假期尤为火爆,城市本地居民预约乡村酒店民宿的比例达60%、同比增长35%。清明节乡村旅游客源地TOP 10城市为:北京、广州、杭州、重庆、深圳、武汉、南京、宁波、西安、青岛。
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同程旅行4月5日发布的《2022清明假期旅行消费数据报告》也印证了这种变化。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人们的出游半径明显变小,本地游成为主流,异地出行也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群内部。民宿、露营等更侧重本地消费的住宿方式受到年轻旅行者欢迎,踏青赏花和各地民俗体验类旅游景点搜索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从各大城市群的表现看来,成渝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清明出行市场较为活跃,关中平原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市场表现紧随其后。
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2022年清明小长假的酒店订单中,本地酒店订单占比67%。而在平台的用车订单中,本地出行订单占比高达91.3%。与此同时,人们预订机票、酒店、景区等各类旅游产品的时间周期也进一步缩短,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提前一周内预订机票的用户占比超过70%,酒店平均预订周期缩短至1.6天,而景区门票当天预订的占比超过8成。
携程方面透露,今年清明假期,其平台中户外运动型景区门票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6%。
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露营则成为最热门的一项郊野旅游项目。“今年清明节开车载着全套野营装备在京郊兜兜转转了好几个帐篷露营地,都已经没有位置或者需要长时间等待,一些非营地的郊野地区,比如河边绿地也早已经呈‘连营’的场面,连走动都显拥挤,”一位北京的资深的露营爱好者在4月6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甚至一些交通不是很方便而且价格不菲的小众野营地也都早早被订满,这在以前无法想象。”
而一位现居杭州的互联网从业者在和本报记者交流时表示:“因为长时间居家办公,而且之前提倡非必要不出行,已经四个月没有出过市区,”这对于以前每年都会利用长假和年假出境游,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在国内跨省或者自驾在周边地区出游的她而言显然无法接受,因此早早预定了省内一个“价格昂贵”的帐篷营地,并采购了全套露营装备,“0基础起步学习,也算是为几个月来被‘禁锢’的压力找到了一个出口。”
在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谢晓青看来,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休闲旅游,这一旅行方式追寻放松、愉悦、体验型的生活方式,也更加贴近大自然。乡游经济的大幅升温,带动了乡野美宿、露营、户外等产业的兴起,也将进一步带动城市近郊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