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204/20220414185816rGjFK5q2jc.jpg

业绩五年首次变脸,股价“一熊再熊”,再融资扩张和股份回购救得了小熊电器吗?

王敬 葛爱峰 2022-4-14 20:42:20

本报记者 王敬 葛爱峰 深圳报道

三年前顶着“创意小家电第一股”名头上市的小熊电器(002959.SZ)如今市值不足76亿,与巅峰时期的258.80亿元相差甚远,市值蒸发超180亿元,股价已崩跌超70%。

屋漏偏逢连夜雨。前有合作仓库发生火灾事故,后是业绩近五年来首次“变脸”的年度财报,而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和小家电市场行业竞争加剧也让小熊电器压力倍增。

除了增长难题,小熊电器产品质量问题也一直被诟病,曾多次被曝产品抽检不合格,而产品质量问题相对应的“重营销、轻研发”的发展模式则在2021年年报中更为凸显。

截至14日收盘,小熊电器报48.40元/股,收涨2.11%,市盈率(TTM)为26.72。而横向对比来看,白电三巨头“美九苏”中美的集团和九阳股份的市盈率分别为14.33和16.96,市盈率最高的苏泊尔才为22.13。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通常一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超过20倍,估值就偏高了,小熊电器的市盈率要远远超过这一数字,预计未来其股价仍可能进一步下跌。

针对上述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联系了小熊电器董秘办,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回复。

营利与归母净利润双双下降

近日,小熊电器披露2021年年报显示,其实现营收为36.06亿元,同比下降1.46%;实现净利润为2.834亿元,同比下降33.8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581亿元,同比下降34.84%。

这是2017年以来,小熊电器首次出现营利与归母净利润双降的状况,也是上市以来首次业绩大幅下滑。分品类来看,电动类和电热类厨房小家电营收下降明显,分别为5.97亿元、3.30亿元,同比分别下滑31.03%、18.84%。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3月,小熊电水壶(型号:ZDH-A06G1)因沸水断电时间严重超时、不符合QB/T 22089-2008标准要求而被江苏省消保委认定抽检不合格;2021年5月,小熊电器的一款安抚奶嘴因产品质量问题被上海市监局认定质检不合格;2021年12月,浙江市场监管局公示显示,小熊电器生产的一款料理机也存在产品质量不合格问题。

此外,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小熊电器”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关于小熊电器的投诉不在少数,直指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截至4月14日,投诉量共计203条,已完成解决的仅140条。

一年之内多批次、多种类产品在市场监管部门抽查中被列为不合格产品,线上销售平台及各大社交平台上多次被投诉质量和售后服务不合格,可见小熊电器产品质量问题早已屡见不鲜。

研发方面,小熊电器“重营销、轻研发”的发展模式在2021年年报中更为凸显。财报信息显示,2021年,小熊电器的研发费用为12988.8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3.60%;而销售费用在2021年为55318.35万元,虽有所增长但超研发投入的4倍之多。此外,截至2021年12月,小熊电器研发人员减少47人,数量较上一年较少14.73%,硕士学历的研发人员已不足十人;而其销售人员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底其销售人员数量为893人,较上年增加112人,增加幅度为14.34%。

对此,梁振鹏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昔日的“创意小家电第一股”沦为营销驱动型企业,主要依靠投放广告等营销推广和电商销售渠道,但其在产品创新、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却做的不到位。

对于小熊电器目前的发展情况,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熊电器的产品在市场上销量还算不错,但是其本身的自身护城河是较低的,当前入局小家电的企业越来越多,小熊电器在其中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

梁振鹏向本报记者指出,厨房小家电产品生产技术含量低、门槛低,快速启动进入小家电行业的公司很多,小熊电器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后就进入发展速度缓慢的状态。而小熊电器产品的市场容量不大、市场占有率较低,没有太多的品牌溢价能力,若还想坚持“创意小家电”的定位就需在销售均价比较高的产品上打开市场。

再融资扩张和股份回购能否救“小熊”?

2021年年报发布四天后,小熊电器在4月12日发布了首次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首次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数量为74100股,占公司截至2022年4月12日总股本的0.0474%,最高成交价为43.9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3.10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3218726.00元(不含交易费用)。

据悉,此次回购是小熊电器自2019年8月23日上市以来首次回购,而本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及/或员工持股计划。

与此同时,证监会在上个月也披露了小熊电器再融资反馈意见。小熊电器于2021年7月31日披露了可转债发行方案,拟募资不超过6亿元用于智能小家电制造基地(二期)项目。根据反馈意见披露,证监会共对募投项目用地情况、高管是否参与认购、本次发行的信息披露是否符合要求等10项问题提出反馈。

反馈意见显示,2018年至2021年1-9月,小熊电器外协采购总金额分别为1.27亿元、1.76亿元、4.04亿元、3.74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为9.25%、10.05%、16.47%、24.32%。对此,证监会要求补充外协采购的具体情况及商业合理性,申请人主要产品生产是否对外协采购厂商形成重大依赖,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为上市公司分担成本费用等情形。

小熊电器账面货币资金余额较高的情况也引起证监会的关注,截至2021年9月末,小熊电器货币资金余额7.55亿元。对此,证监会反馈意见要求说明货币资金金额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使用受限等情形,以及本次发行融资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

此外,证监会还要求小熊电器补充应收账款、存货余额较高的原因,是否与公司业务规模相匹配,坏账准备计提情况及存货余额较高的原因,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等,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等。

对于小熊电器资本市场表现,江瀚向本报记者指出:“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对于小熊电器的不信任,认为其未来发展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而若想实现长期盈利,对于小熊电器而言当前最需要做的应该是打造自己的研发优势、形成自己的研发护城河,但目前其可能较难做到。”

江瀚进一步指出,应收账款、存货余额等数据较高体现出小熊电器的整体市场表现并不理想,并没有给市场一个有效的想象空间,让市场能够支撑其发展。

那么,再融资扩张和股份回购究竟救得了股价“一熊再熊”的小熊电器吗?江瀚认为,对于小熊电器的股价来说,再融资或者股份回购仅仅能够让其有一定的市场信心,但是究竟能否真正提振市场,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其业绩发展情况。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