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鑫 摄影)
本报记者 姜艳鑫 黄兴利 北京报道
预制菜企业在股市翻红的表现仍在延续。
4月20日,大消费板块全线走强,预制菜、食品饮料、酿酒等板块均大幅拉升,三全食品等多只个股封板。而在4月19日及4月20日,三全食品连续两天涨停,截至发稿前,三全食品本周涨幅已达18.69%,4月11日至今8个交易日内,涨幅超38%。此外,本周味知香、海欣食品、千味央厨等预制菜企业继续跟涨。
此前三全食品接连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及2021年财报。从数据来看,2021年全年三全食品营收微增,归母净利润却下滑16.55%。值得注意的是,三全食品的预制菜业务占比与营收均出现增长情况下,速冻水饺、速冻汤圆等产品的营收也出现下滑。
饺子不香了?
三全食品主要经营“三全”和“龙凤”两大品牌,主营业务包括速冻和冷藏面米制品、 速冻和冷藏调制食品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受疫情影响,囤货类食品成了消费者日常“刚需”,速冻食品因耐储也成为囤货的首选,三全食品所处的速冻食品行业也成为了赢家。2020年,三全食品69.26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5.7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9%达7.68亿元,两项均创下新高。
但三全食品营收的高增长却并未延续。2021年,三全食品69.43亿元的营收仅较上年增长0.25%,归母净利润下滑16.55%至6.41亿元。这也打破了其保持了5年的归母净利润正增长记录。
值得关注的是,三全食品靠速冻水饺与汤圆起家,但在去年这一品类的营收出现下滑。具体来看,所属速冻面米制品的汤圆、水饺、粽子占总营收的比重为61.05%,但在营业成本降低6.79%的情况下,营收下滑8.07%,同时速冻面米制品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020年的89.96%降至去年的86.87%。
此外,毛利率下滑的情况出现在三全食品的每一个品类中,以至去年三全食品的整体毛利率下滑近3%。各品类中,速冻调制食品的毛利率下滑幅度最大,为7.25%。
针对三全食品业绩表现,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三全业绩表现不理想,第一是因为在品类竞争中,三全的优势越来越不突出,第二是三全也受到原材料价格影响,第三是虽然疫情持续不断,但是速冻食品已经不是市场上唯一的解决方案。”
去年11月,三全食品对其部分产品进行了提价,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其营收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下滑。三全食品涨价的理由是因为原材料、人工、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新价格自2021年12月1日起执行。
从数据来看,涨价对三全食品的帮助已有效果。去年第四季度,三全食品营收同比增长8.24%至18.64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9.02%至2.41亿元。4月19日,三全食品发布2022年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0.49%至23.4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36%至2.61亿元。
“沾光”预制菜
有意思的是,三全食品的传统产品营收下降,但其预制菜板块营收却出现上升。
数据显示,三全食品的预制食材类、预制菜肴及菜饭类、涮烤类等产品归属于速冻和冷藏调制食品,去年实现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29.67%,占总营收的比重也从8.31%增长至10.74%。
去年9月,三全食品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公司会在预制菜品类上进行尝试性安排,不断创新产品,满足客户多维度需求。
在近两年“宅经济”与疫情的催化之下,以预制菜为代表的速食产品需求快速上涨,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预制菜赛道的玩家十分复杂,除了三全食品此类传统速冻食品企业外,线下餐饮企业、食品及供应链巨头、专门制作预制菜的企业也开始涉猎。
预制菜的火热在二级市场早已体现。记者统计发现,4月11日-4月20日,预制菜概念股中,千味央厨涨26%、安井食品涨19.39%、味知香涨21.98%、海欣食品涨28.73%、三全食品涨幅度达到38.33%。
虽然现在餐饮行业发展预制菜已经变得很普遍,但目前我国预制菜相关标准还并不健全。4月16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共同指导,十余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及市级政府支持、数家国家级科研和经济研究机构担当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的首个全国公益性预制菜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餐宝典创始人,餐饮分析师汪洪栋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此前有很多联盟空有其名,但此次联盟成立速度很快,并且有相关部门的加入,利于企业的发展以及行业标准的建立。
关于经营业绩的下滑以及未来预制菜业务的发展规划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通过邮件的方式联系了三全食品,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回复。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