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继成功转让华融证券、消金之后,中国华融正式启动了华融湘江银行股权的转让工作。
4月19日,中国华融公告称,拟将持华融湘江银行40.53%股权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转让,转让价格为119.807亿元。
中国华融方面表示,转让金融牌照子公司,有利于围绕国家对AMC的功能定位,按照“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的既定发展战略,集中不良资产主业发展。对此,4月20日,《华夏时报》记者联系到中国华融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具体回复。
清仓华融湘江银行 百亿资金补充集团净资产
2021年11月,中国华融发布公告显示,根据监管机构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业的要求,按照财政部国有金融企业股权转让有关规定,中国华融拟将持有的华融湘江银行40.53%股权对外公开转让。
时隔五个月,华融湘江银行股权转让有了实质性进展。
4月19日,中国华融在港交所公告,为推进本次股权转让实施,根据有关监管要求,该公司于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北金所)发布华融湘江银行股权转让信息及有关材料,转让标的为该公司持有的华融湘江银行40.53%股权,挂牌价格为人民币119.807亿元。挂牌公告期为自信息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
本次股权转让的具体挂牌价格以在财政部备案的评价结果为准,评价基准日为2021年9月30日。
经评估机构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目前,华融湘江银行资产总计4098.32亿元,负债总计为3829.24亿元,净资产为269.07亿元(不含永续债),净资产评估值为295.60亿元,转让标的对应评估值为119.807亿元。
对于受让方,北金所信息显示,中国华融划定了多个条件。例如,意向受让方为境内金融机构的,应符合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等。意向受让方为境外金融机构的应符合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原则上不少于100亿美元等条件等。且中国华融透露管理层无意向受让。
一位股份制银行从业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华融推进旗下控股银行股权转让工作,顺应监管要求,有利于进一步专注主业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债务负担。
中国华融方面表示,转让金融牌照子公司后,一方面有利于及时补充公司净资产;另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围绕国家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按照“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的既定发展战略,将资源、资金、资本集中于不良资产主业发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水平。
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对于华融来说,要聚焦主业,就要剥离副业,比如转让华融湘江银行,实际上是剥离银行牌照,这和当前华融主要经营目标相一致,未来可能还会处置一些其他资产,主要是将业务的焦点重新回归到资产管理。华融当前的问题就在于多元化,转让就是逐步解决多元化的问题。
同时,盘和林提到,对于湘江银行,作为一家持牌银行,其本身存在比较好的资源优势,未来可以进一步释放银行潜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发展空间也更大。
据华融湘江银行官网显示,该行成立于2010年10月,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引入中国华融,在重组湖南原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市商业银行和邵阳市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合并新设的一家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
成立初期,该行注册资本40.8亿元。中国华融作为战略投资者,持股50.98%。此后,历经2011年、2017年两次大规模增资,以及2013年配股,华融湘江银行总股本增至77.5亿股。
中国华融持股比例在2017年降至40.53%。但截至目前,中国华融仍为华融湘江银行第一大股东。
华融湘江银行相关负责人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两年,该行加强管理,控制了成本。可以看到,2020年,华融湘江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3%,成本收入比则从2019年的25.2%下降至23.14%。
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此前提到,华融湘江银行经营相对独立,受大股东影响有限。
继续加快瘦身健体 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
近年来,中国华融有关负责人多次公开强调,将进一步专注主业发展。如今,正在“回血”中的中国华融,加速退出非主业资产,通过出售多家金融子公司股权推进机构“瘦身”,聚焦主业,回归本源。
为持续推进化险瘦身,压降非主业无优势业务资产,2021年中国华融推进全部持牌金融子公司股权转让。
在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华融副总裁徐勇力介绍,去年中国华融已完成华融交易中心的股权转让,华融消费金融、华融证券已完成股权转让协议签署,其余包括华融湘江银行、华融租赁、华融信托等5家牌照类子公司的股权转让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同时,徐勇力表示,中国华融在完成出售非主业金融牌照类子公司前,将按照监管机构有关要求,做好过渡期各项管理工作。依法合规行使股东权利以及国有出资人权利,督促金融牌照类子公司按照行业监管要求,稳定经营团队,平稳推动发展转型,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维持业绩稳定。
今年1月,中国华融召开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集团顺利实施改革重组,积极稳妥推进瘦身健体,成功化解重大风险考验。同时,2022年要继续加快推进瘦身健体,确保流动性安全。
作为中国最大的全国性AMC,2017年华融巅峰时期资产总额达1.87万亿,经过“刮骨疗毒”,转让非主业子公司之后,2021年华融总资产缩水至1.568万亿。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国华融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7亿元。
实际上,赖小民事件后,中国华融的经营问题逐渐浮出水平。从业绩指标上可以看到,中国华融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由2017年的756.25亿元和263.10亿元骤降至2018年的295.46亿元和17.98亿元,2019年亦分别仅为298.71亿元和15.90亿元。
对于2021年度利润扭亏为盈的原因,该集团方面提到,主要是因不良债权资产等业务贡献了稳定的收入,集团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加大资产盘活和现金回收力度等。同时,大额计提减值因素影响消失。
“2021年,中国华融顺利完成引战增资,公司业绩实现扭亏为盈。经过本次重组和进一步瘦身健体后,公司主业经营得到结构性、趋势性改善。”中国华融总裁梁强表示,下一阶段,公司将围绕“三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修复和主业转型升级,以质量效益为本,坚持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