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鑫 摄影)
本报记者 姜艳鑫 黄兴利 北京报道
2021年二级市场“遇冷”、大消费市场“遇冷”,但啤酒企业的业绩却十分暖心。
4月27日晚间,燕京啤酒发布2021年财报,至此,6家啤酒上市企业去年业绩已全部公布,并全部实现盈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啤酒行业总体运行平稳,中国啤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啤酒总产量3562.4万千升,同比增长5.6%。
去年下半年华润啤酒推出高端啤酒“醴”,定价999元/套,赚足市场关注。其实除了华润啤酒这个“老大哥”外,各啤酒企业也在相继推出高端啤酒,火爆的高端啤酒究竟是噱头还是新的业绩增长点?
全部实现盈利
2021年,啤酒老大哥华润啤酒的盈利能力再次进步。去年其333.87亿元的营收较前年增长6.17%,45.8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较前年增长119.05%,同时其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成为啤酒上市企业中最快的一家。
啤酒老二青岛啤酒也在去年突破300亿元营收大关,实现营收301.67亿元,较前年同比增长8.67%;归母净利润31.55亿元,较前年同比增长43.34%,其去年的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创下了其历史新高。
有意思的是,“争夺”啤酒第三的重庆啤酒与燕京啤酒此前一直难分上下,但从去年的业绩来看二者之间开始出现差距。
去年,重庆啤酒131.19亿元的营收较前年同比增长19.90%,燕京啤酒119.61亿元的营收较前年增长9.45%,两者营收相差11.58亿元。需要提及的是,2020年,两者的营收差距还未拉开,当年重庆啤酒营收为109.42亿元,燕京啤酒营收为109.28亿元,营收仅领先0.14亿元的重庆啤酒在去年发力扩大了两者之间的距离。
两者之间的距离远不止于营收。去年,重庆啤酒的归母净利润为11.66亿元,燕京啤酒的归母净利润为2.28亿元;前者的销售利润率为18.29%,后者为2.45%,这两项相比差距均十分悬殊。除此之外,重庆啤酒51.35%的毛利率也要高于燕京啤酒38.93%,重庆啤酒的毛利率也是为6家啤酒企业中最高。
主要盘踞在华南地区的珠江啤酒虽未在去年走出华南,但其对华南地区啤酒市场的统治进一步加深。去年其45.38亿元的营收中有94.86%来自华南地区,这一占比在去年提高了7.22%。除此之外,其归母净利润较前年提高了7.36%至6.11亿元。
去年,惠泉啤酒是唯一一家营收出现下降的啤酒上市企业,其营收为5.82亿元,较前年6.14亿元同比下降5.26%;归母净利润0.31亿元较前年的0.29亿元提升8.24%。营收下滑的原因主要因其营收主要来自福建省内,而去年来自福建省内的营收下滑了5.65%。
去年整体大消费呈现颓势,啤酒企业的经营受影响并不大,甚至稳中有涨。酒类营销专家蔡学飞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去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啤酒消费的绝对量有所下降,但是啤酒企业大多实现产品机构的升级,在价格方面获得了新的增量,其次就是伴随着网络销售的发展,线上销售成为重要的新增长渠道。”
白酒专家肖竹清对本报记者表示:“去年很多城市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对于啤酒来讲,主要受到影响的是餐饮渠道,但是很多人会通过线上的方式购买啤酒,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疫情对餐饮端啤酒销量的影响。”
高端化效果显著
记者翻看各家财报发现,营收保持增长的企业,其啤酒销量在去年都出现进一步提升,尤其是高端啤酒的销量。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中国啤酒行业处于存量竞争时代,而发展高端啤酒成了新方向。
根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5-2020年,中国高端啤酒消费量占比由2015年7.1%提高到2020年的11%,远低于海外成熟市场美国的42.1%;高端啤酒市场规模占比从2015年的24.6%提升至2020年的35%。
啤酒企业高端化之路已初现成果。去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的整体销量分别为1106万千升、793万千升;前者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达187万千升、后者高档以上为52万千升,分别占总销量比重的16.9%、6.56%,二者高档啤酒的销量增长也均呈双位数增长。从数据不难看出,二者布局高端市场的速度均在加快。
布局高端市场的企业中,最为快速的当属重庆啤酒。去年其啤酒整体销量为278.94万千升,高档啤酒销量为66.15万千升,同比增长40.48%,高档啤酒占总销量的比重达到23.71%,占比超过华润啤酒与青岛啤酒。
此外,燕京啤酒与珠江啤酒仅公布了啤酒总销量,分别为362万千升、127.63万吨。不过,从营收占比中也可看到中高档产品的表现,去年二者中高档产品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0.17%、55.37%,惠泉啤酒为42.2%。
对于啤酒品牌而言,走高端化会有效的提高产品的价格空间及毛利率,从而改进整体盈利结构,提升盈利能力。财报中,华润啤酒与青岛啤酒均提及去年其产品结构优化使得营业收入增加。
除了发力高端外,提价也成为提高业绩的另一方法。华润啤酒在财报中提及,去年下半年其逐步对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了适度调整,整体平均销售价格较2020年上升6.6%,以抵消原材料及包装物料价格上涨而带来平均销售成本上升的影响。
据天凤证券研究显示,近年来,啤酒行业共有三轮提价操作,第一轮是2007年12月-2008年因奥运费用投放及原材料涨价;第二轮是2018年1月-2019年3月,因为成本加大及行业诉求转移,企业对中低档产品提价;第三轮是2021年9月至今,因原材料成本上涨。
财报中,各企业也提到,去年啤酒生产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大麦价格、酒花价格变动对企业成本影响较大。但啤酒企业通过提价来带动业绩又是否为长久之计?
蔡学飞分析指出:“随着原材料、用工、环保、税收等成本的增加,啤酒的涨价是行业趋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啤酒涨价要以品质提升为前提,单纯的涨价无法支撑高价,啤酒企业要在新一轮涨价周期中实现价格与价值的匹配,完成企业的市场突破,必然要在品牌文化、品质创新与口感培育多个角度做更多的工作。”
肖竹清认为,未来头部的啤酒企业还会继续提价,一方面是渠道运作成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在持续上涨,这是提价的动力:另一方面是消费人群在分化,随着消费升级,会有很多人会选择高档啤酒。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