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205/20220518140914929vfPZ0Zk.jpg

刺激车市回暖,各地频出促消费政策

牛小欧 翟亚男 2022-5-18 15:43:00

本报记者 牛小欧 翟亚男 北京报道

由于新冠疫情反复的影响,中国汽车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中汽协数据显示,车市4月产销量均遭“腰斩”,同比下滑46.1%和47.6%,创十年来同期新低。在此背景下,国内汽车产业需要 “重启”,恢复生产、促消费成为当务之急。

近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举措。如今,补贴、刺激性政策、汽车下乡,叠加复工复产,企业供需两端的需求正在同时被提振。

促汽车消费政策频出

《华夏时报》记者走访北京车市发现,自4月以来,本应该门庭若市的4S展厅里,看车、选车的消费者寥寥无几。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以往的‘五一’假期基本上是我们冲业绩的小高峰,但今年疫情防控严峻,看车的用户基本没有,同时厂家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生产端遭受重创,导致我们的现车不多,车源的紧张也对消费者购车带来影响,不是有买车刚需的顾客热情也不高。”

这样的情况不止北京,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各地坚决阻断疫情的措施对经销商的店面运营带来一定影响。4月吉林、上海、山东、广东、河北等地经销商进店和成交都受到影响,有部分品牌20%左右经销商的店面静止。”

在汽车整体行业遇冷的关键时期,拉动汽车消费成为稳定汽车产业基本盘的迫切需要。因此,中央开始出手“救市”。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扩大重点领域消费,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会议还指出,要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充电桩建设。4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强调要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提出“巩固拓展重点领域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电下乡,推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进农村”。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紧跟中央脚步,密集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举措。

image.png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些措施的出台,对汽车市场来说具备积极影响。适当增加购车指标,这是最刚性的政策,可以直接将潜在消费能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给予购车补贴,从需求端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客观看待刺激消费政策带来的影响

但必须指出的是,要客观看待刺激消费政策出台带来的影响。汽车营销专家孙勇认为,这些政策在目前状况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想要使市场反转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孙勇指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没在上升通道上,近两年销量一直在一个平台上波动。由于疫情,现在一些城市和地区经济活动受到了较大影响,不少企业经营活动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不少人收入大增减少或没有正常的工资收入,在过去已经加杠杆还房贷或车贷的情况下,其中一些人已经丧失了新购车或换车的能力。此外,消费者预期也有所改变,过去一些人敢贷款购车和买房,是对未来收入有确定的预期。在目前严酷的现实面前,再采取此类提前消费行为的人或将大幅减少。

就市场目前的反应来看目前还未出现回暖热潮。以北京为例,不少品牌旗下车型都存在2万元-4万元的优惠力度,但并未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即使有消费补贴和现金优惠,但是由于疫情导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热情都被制约,因此很难短时间内出现集中消费的情况。”

因此,想要改善目前汽车市场的整体情况,还需要更为细致、力度更大、因地制宜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崔东树指出,全国乘用车市场总体走势不强,作为唯一没有普及的消费品,乘用车消费持续低迷,因此促进车市消费需要更多的措施。

崔东树给出建议,应该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购车减税效应。崔东树认为,从支持车市发展的资金来源看,车购税的下滑较大,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也是下滑巨大,而土地出让金的支出较大,因此指望地方政府大力促进车市消费的作用有限。从分析看,近几年全国个人所得税的增长很强,应该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购车减税效应,调动消费者购车热情,实现拉动消费的可持续增长。

孙勇则认为,刺激性政策还应多集中于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域地区。他坦言,由于中国大幅减少,人口众多,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受到疫情较大影响。在那些相对偏远一些、受影响小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市、县,如果出台一些刺激政策,有可能使局部汽车消费出现回升。

尽管困难存在,但也要看到我国汽车工业的韧性。中汽协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相信在政策越来越完善,企业奋力抢抓5月和6月关键窗口期,弥补损失的产销量的背景下,汽车行业将有望力稳全年预期,成为稳定宏观经济增长的积极力量。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