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新市民”已经遍布城市各个角落,街边小店、建筑工地、快递外卖、车间机床......但正由于新市民在城镇居住时间短、个体分散,在享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面临信用等级难识别、有效抵押物不足等问题。
近期,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关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其中不仅提到了银行保险机构在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新市民在获得金融服务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对此,各家银行出实招,纷纷推出创新产品和特色服务,打通金融与新市民之间的堵点。
推出专属信贷产品 解决新市民融资“痛点”
“对于弱资质的客户群体,要加大信贷投放,就必须突破传统抵押的方式,采取其他模式进行风控或进行风险分担。”一位国有大行人士提出。
按照官方数据,我国新市民数量约为3亿人,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比超过20%。这类人群的资金需求较旺盛,但是却由于资质较弱在融资上存在明显的“痛点”。
例如,农民工职业以短期或临时工居多,收入不稳定、且部分从事的行业危险性高;新毕业大学生的收入水平低、流水短等。
简言之,新市民缺乏稳定收入和抵押担保,并非传统金融的优质客户群体,授信门槛较高、额度有限。
自今年3月以来,随着顶层设计的出台,各地监管部门配套措施的跟进,各家银行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结合新市民的特点推进产品研发。
在信贷服务方面,银行机构通过优化调整已有信贷产品、推出专属信贷产品等,强化对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养老、培训教育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其中不仅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多家城商行、农商行及民营银行也纷纷入局。
以辽宁振兴银行为例,该行服务的新市民群体中辽宁省内个体工商户占比较高,尤其是初创期的小商户,缺乏在纳税、工商、环保等方面的信用信息,可供抵押担保物相对较少,又不知道相关的金融优惠政策,因而容易对银行的贷款望而却步。
辽宁振兴银行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介绍,面向包括新市民群体在内的小微及个体工商户,该行提供“兴一贷经营贷信贷产品”,小微企业主及个体工商户可以通过营业执照及个人身份证在线办理经营贷款,解决经营资金周转问题。
具体而言,辽宁振兴银行对于在传统授信审批方式中无法通过授信审批、难以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群体,采取“小额”风险可控的方式,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难题。
该银行推出的“银联兴生活”金融服务平台,面向包括新市民在内的小微个体工商户提供的经营贷款,属于信用贷款,客户无需任何抵押。
上述负责人表示,依托自主风控能力以及对“银联兴生活”支付金融生态圈内的商户的日常经营情况及收单流水数据进行分析监控,通过支付数据建模掌握商户经营性流水,很好地解决了以“新市民”为主体的个体经营者信用画像难题,使无人工干预的全自动贷款审批更加精准,为其提供经营周转资金融资服务。
目前,平台入网个体工商户超4.5万,为其中千余户提供个人经营贷款授信超2亿元,其中绝大多数为首次获得银行的贷款授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表示,只有在合规前提下充分采集信息,才能精准刻画新市民“群体画像”和服务需求,适时适地提供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科技赋能降低门槛 增加金融服务普惠性
后疫情时代,科技赋能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
多地银保监局提出运用大数据应用,打通监管和政务数据壁垒、丰富数据维度,以解决新市民难以获取金融服务的问题。
辽宁振兴银行发挥在金融科技方面的优势,于2021年联合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推出“银联兴生活”金融服务平台。
该平台以支付工具及账户类产品为抓手,采用全线上化方式,将聚合支付、账户、信贷产品或打包标准化封装,或根据场景特征个性化组合订制,有针对性的面向以新市民为主体的个体工商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平台拥有较低入网门槛,这也增加了金融服务的易得性和普惠性。”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辽宁振兴银行内部人士表示,包括新市民在内,只要是合法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均可方便的办理平台入网手续,立即享受服务。
目前,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且对支付公司收取商户经营收款费用给与一定程度的手续费补贴,最大限度的让利经营实体,降低了新市民为主体的小微商户经营成本。
具体而言,辽宁振兴银行内部人士介绍,除了授信融资服务,平台在账户结算服务方面,以支付产品为切入点,为餐饮、商超、购物、丽人、生活服务等几大与民生相关行业的包门店类商户提供线上支付服务,搭建生活场景的支付圈提供了实时到账的结算服务,保证以新市民为主体的小微商户能够及时收到货款。
在财富管理服务方面,包括新市民群体在内的小微及个体工商户将每日经营收单资金沉淀到在我行开具的结算账户里面,可根据每日日终的账户资金余额得到相应财富管理服务,使结算资金得到增值服务。
数据科技赋能方面,该行通过与合作伙伴配合,还为包括新市民群体在内的小微及个体工商户提供数据分析、用户管理、经营分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简洁高效的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帮助商户拓宽营销渠道,提升客户管理能力。
业内认为,新市民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面临多方面金融需求,为金融机构拓展新业务提供了巨大空间,同时也是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源。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应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机构体系,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发挥差异化优势,特别是中小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要与大型银行错位竞争,快速拓展当地新市民金融服务市场,创新个性化产品,满足新市民个性化融资需求。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