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207/20220715120707auQCc33DYA.jpeg

深圳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2万亿,与北上差距拉大,如何追赶?

葛爱峰 齐萌 2022-7-15 12:58:21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华夏时报制图

本报记者 葛爱峰 见习记者 齐萌 深圳报道

近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披露,截至2021年末,深圳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4308家,管理基金产品19783只,均居全国第二;从基金管理规模来看,深圳约为2.2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三。

不过,纵观深圳私募基金五年发展,在基金管理人方面,深圳一直位居第二,但2021年下滑明显,在基金管理规模方面,深圳位居全国第三,且增速较缓,与北京、上海相比差异逐年增大。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研究员,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余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深圳私募基金在规模上赶超北京和上海,客观上是比较困难的,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与北上相比差异逐年增大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在管理人数量上,总体来看中国私募注册地在北京、上海、深圳地域的管理人数量自2018年起逐年下滑。注册地在深圳地域的私募管理人数量近五年一直位居全国第二,但2021年下滑明显,接近第三名注册地在北京的管理人数量。

其中2017年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地在北京的有4108家,上海4581家,深圳4377家;2018北京的有4356家,上海4806家,深圳4629家;2019年北京的有4367家,上海4709家,深圳4566家;2020年北京的有4336家,上海4648家,深圳4472家;到了2021年,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地在北京的达到4296家,上海4531家,深圳4208家。

WechatIMG17139.jpeg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华夏时报制图

而从管理规模上看,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管理规模近五年来均有上升。其中深圳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近五年来位居全国第三,且增长速度较缓,与北京、上海相比差异逐年变大,尤其在2021年,上海私募管理规模已超深圳规模两倍多。

具体而言,2017年北京私募管理规模约2.6万亿元,上海2.49万亿元,深圳1.67万亿元;2018年北京私募管理规模约2.99万亿元,上海2.74万亿元,深圳1.8万亿元;2019年北京私募管理规模约3.18万亿元,上海2.95万亿元,深圳1.82万亿元;2020年北京私募管理规模约3.59万亿元,上海3.7万亿元,深圳1.97万亿元;2021年北京私募管理规模约4.26万亿元,上海5.07万亿元,深圳2.27万亿元。

深圳私募为何“失速”?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创业环境宽松。政策上,在2018年10月,深圳市私募基协会发布《深圳市福田区支持私募基金行业发展若干措施项目申请指南(2018年)》,根据不同的要求,对私募支持的力度最高能达到3000万元;2022年4月7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促进深圳风投创投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新增私募证券投资奖励最高500万元。

不过,正是由于政策的吸引,前期广深地区私募落户门槛较低,深圳聚集了国内众多数量的私募,其中小私募繁多,而大型私募很少。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在深圳,5亿以上规模的私募公司有142家,其中,有14家百亿私募,深圳地区百亿私募前十名为:玖瀛资产、盈峰资本、诚奇资产、凡二私募证券基金、高毅资产、红筹投资、中欧瑞博、深圳凯丰投资、东方港湾、康曼德资本。

对此,余洋对《华夏时报》表示:“资本市场核心资源占有度下降。在深交所创业板推出后,深圳一度成为各类资本追逐的热土,但随着上交所科创板的落地和北交所的成立,创业板的功能被逐渐弱化。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渐成熟,改革方式由‘摸着石头过河’向‘顶层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与北京和上海相比,深圳在政策层面的劣势逐渐显现。”

余洋还指出,不仅是私募行业,如排除中信证券注册深圳而实际办公地在北京的情况,深圳券商和公募基金在与京沪竞争中也渐渐处于劣势。主要原因除了政策原因外,一是国有资本相对偏少。随着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有资本以逐渐成为私募基金主要的资金来源。由于行政级别低于京沪,中央各部委和央企设立的基金较少落户深圳,同时省属基金多数青睐广州,因此对深圳而言国有资本主要得依赖市区两级财政和国企,来源相对单一;二是对金融精英人才的吸引力转弱。伴随居民寿命的延长、出国留学难度增加和质量下降,深圳医疗和教育资源的匮乏对于深圳金融精英人才而言是必须面对的突出困难,虽然近年深圳加速建设医院和学校,大力引进人才,但要解决医疗和教育资源紧张的系统性问题并非简单投入就能解决;三是深圳对于新设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门槛高于基金业协会要求,不利于基金管理创业团队在深发展。

如何破局?

那么,深圳私募基金如何扭转从领头到“掉队”的状态?

余洋认为:“一是培养私募基金管理人创业生态。深圳的优势是鼓励创新、敢闯敢拼,要尽可能发挥这种优势,争取监管部门授权适当降低而不是人为抬高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门槛,学习成熟市场监管基金的经验做法,建立有深圳特色的基金监管体系,鼓励私募基金创业团队在深圳发展;二是加强深港金融合作。深化深交所与港交所之间的实质性合作,加快对QFLP、QDIE、WOFE等跨境基金形式的优化,建立跨境资本基金设立的良好口碑,推动深港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三是重点引进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基金管理机构。知名机构的引进对行业生态的提升作用巨大,有助于引进更多国际顶尖金融人才,进一步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四是继续在医疗和教育方面补短板。一方面继续加大在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加强与香港合作,深化改革争取中央政策支持,通过长期努力多策并举拉近与其他城市的差距。”

一私募基金公司的业内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表示:“首先,深圳缺少国家级母基金以及央企国企大型母基金落地,长线资金短缺,导致跨境资产分散配置、资产风险分散的作用有限;其次,深圳重点产业发展均无突出表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挑战;第三,深圳本土机构多为境外设立主体,并以外币对中国境内股权进行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致本地创投‘空心化’。”

对此,该人士认为:“深圳可以吸引争夺国家级母基金、保险母基金以及央企国企大型母基金落地深圳;实施“引进来”战略,吸引更多海外长线资金聚集。打通境外融资渠道,鼓励深圳创投机构到境外发债。吸引美元基金落户深圳发展;积极探索保险公司资金、银行理财子公司、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等参与共同出资,丰富和扩大母基金的出资渠道和出资来源;鼓励深圳养老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进入创投行业;鼓励和支持深圳社区资金积极参与创投行业。”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