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艳鑫 黄兴利 北京报道
上半年疫情反复冲击餐饮渠道,百威亚太中国区交出一份不太好看的成绩单。7月28日百威亚太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显示,中国市场受疫情影响表现不佳,销量下跌5.5%,收入下跌3.2%。在这份业绩发布后的第二日百威亚太低开低走,截至7月29日收盘股价报21.75港元/股,跌8.23%,创近期单日最大跌幅。
中国区业绩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百威亚太实现营业收入34.53亿美元,同比增长2.7%;实现归母净利润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4.25%;总销量45.23亿公升,同比减少1.4%。需要提及的是,去年同期百威亚太的营收增速为35%,今年上半年却降至到2.7%(按呈报基准计下跌0.7%)。
2019年9月30日,百威亚太母公司百威英博集团将其在中国、澳洲、韩国、印度、越南等地的业务分拆打包后于港交所上市。从百威亚太发布的各地区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其在韩国地区的总市场份额及收入均较同期出现增长,主要得益于经营环境持续改善,餐饮渠道限制取消;在印度市场,今年上半年百威亚太的高端及超高端产品销量合计较去年增加一倍;亚太西部的销量下滑2.5%,收入则增加0.3%。
在大部分地区的销量及收入保持增长的态势下,百威亚太主要市场——中国市场却出现了下滑情况,其中销量下跌5.5%,收入下跌3.2%,单第二季度的销量及收入分别下跌6.5%及4.9%。
百威亚太坦言,其在韩国及印度的表现仅部分抵销了在中国严峻的经营环境的影响,使总销量持平。面对中国市场疲软的业绩,百威亚太表示,因为2022年从3月中旬至5月实行的COVID管控措施导致整体行业呈现中个位数的下滑,同时渠道调整以及不利的地域组合严重影响了业务,表现逊于行业水平。
不过,百威亚太表示,尽管面临渠道和地域方面的不利因素,自身的收入管理措施和高端化工作仍支持每百升收入增长1.7%。
面对百威亚太的这份业绩单,酒类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百威亚太的中国区的营收下滑是意料之中的,因为今年上半年,中国疫情的反复导致整个中国酒类无论是高端消费场景还是大众啤酒消费场景都受到了直接的封锁。
高端路线救命业绩
需要提及的是,今年1-6月,百威亚太的啤酒销量同比下降1.4%至45.23亿公升,在整体销量下滑的情况下,百威亚太仍能稳住业绩,离不开其高端化路线。
作为世界最大啤酒公司的子公司,百威亚太按收入看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啤酒公司。得益于百威英博集团扩张与发展,百威亚太旗下产品矩阵也十分丰富,目前百威亚太在亚太地区拥有超过50个啤酒品牌。基于质量及价格将啤酒分为三类:高端及超高端品牌、核心及核心+品牌及实惠品牌。
百威亚太在中国地区的高端及超高端品牌主要以国外品牌为主,包括百威、科罗娜、范佳乐以及其收购哈尔滨啤酒1990臻藏;核心及核心+品牌包括哈尔滨啤酒其他系列以及雪津啤酒;实惠品牌包括其在中国先后收购的金士百、双鹿、雁荡山。
业绩报中,百威亚太表示,2022年上半年能够在总销量下跌1.4%的情况下,每百升收入上升4.2%,主要得益于其持续实施高端化及收入管理策略。
除了品牌高端化,百威亚太为了更加精准定位消费者,以洞悉顾客需求推出升级交易,将本已是高端线的啤酒再次进行价格划分,称为升级交易。
以百威啤酒在天猫官方旗舰店的销售价格为例,百威啤酒玻璃瓶在天猫旗舰店销售单价为7.4元/600ml、铝瓶装销售单价为12元/355ml、百威金尊销售单价为13.5元/500ml、大师甄藏为218元/798ml。
此外,2019年上市时,百威亚太曾在招股书中提及,定位超高端的科罗娜在中国过往四年的收入增长约25倍,截至2018年底,中国是百威英博集团最大科罗娜出口市场。
除了啤酒的高端化外,去年5月百威亚太也公开证实旗下的百威等多个品牌已经涨价。
从百威亚太2017年-2021年的销量数据来看,其啤酒销量分别为939.66万千升、962.45万千升、931.68万千升、811.15万千升、878.78万千升,整体下滑趋势明显。但在此情况下,2019-2021年,百威亚太啤酒每百升收入分别增长了4.9%、-0.3%、6.1%。
提价与高端路线的护航,让百威亚太业绩多了一分保障。蔡学飞认为:“百威亚太的提价实际上是大势所趋。中国酒类消费市场面临着增量不足的问题,大家都在做存量竞争,而在存量市场中,如果要获得新的增长极,必然要做高产品结构。”
“百威在高端啤酒上有着优势,也必然会通过提价的方式利用自己的高端品牌背书与强势市场地位来提高业绩表现。百威亚太的提价是正常的战略选择,也符合目前整个中国酒类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蔡学飞补充说道。
国产啤酒追赶中
百威亚太的母公司百威英博集团是一家于比利时上市的上市公司,也是世界五大啤酒公司之一。在中国市场,百威英博集团与哈尔滨啤酒牵手后,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后开始陆续收购地方本土品牌,包括福建雪津、浙江双鹿、江苏金陵、江苏三泰等国产啤酒品牌。
作为国产啤酒老大哥的华润啤酒、青岛啤酒,近些年也保持着较高速的增长,同时也在布局高端赛道,且效果明显。去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的整体销量分别为1106万千升、793万千升,前者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达187万千升、后者高档以上为52万千升,分别占总销量比重的16.9%、6.56%。
需要提及的是,从去年的整体销量来看,华润啤酒1106万千升的啤酒销量已经超过百威亚太,不过在营收上与百威亚太仍有距离。
除此之外,国产啤酒在其他方面也在追赶百威亚太。2019年,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的净利率分别为13.72%、3.95%、6.62%,到了2021年,三家的净利率分别为14%、13.73%、10.46%,不难看出华润啤酒、青岛啤酒与百威亚太之间的净利润率差距已被缩小。
在蔡学飞看来,百威本身依靠高端品牌形象在高端啤酒市场有很强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虽然百威在继续进行高端化,但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随着互联网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整个中国酒类的消费高端化、个性化是必然的趋势。
中国酒业分析师肖竹青则认为,现在各大啤酒厂纷纷押宝中高端啤酒新品发展,但是如果市场投入模式不改变,还是难以撼动百威啤酒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一股独大的局面。
针对百威亚太中国区上半年营收、销量下滑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通过邮件的形式联系百威亚太,但截至发稿前并未获得回复。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