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金摄影)
本报记者 于玉金 北京报道
口碑逐渐垮了——当一部分观众为《独行月球》票房突破20亿元票房、领跑今年暑期档而开心不已之时,另一部分观众开始思考《独行月球》内容,担忧中国喜剧电影的质量。
《独行月球》于7月29日上映,截至8月10日14时,票房已经达到了21.39亿元,给低迷的电影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当观众走入影院拉动票房一路走高后,走出影院的观众对《独行月球》的评价开始两级分化,甚至中性、负面评价开始增多,其豆瓣评分已经从最初7.3分降到了6.8分。
作为出品方的开心麻花,是目前国内最成功的喜剧公司之一,自2003年创立并以舞台剧起家,2012年《今天的幸福》登陆春晚舞台,开心麻花与沈腾一并走红。进入2015年,开心麻花的商业化提速,首部电影《夏洛特烦恼》获得了高达14.41亿元的票房,其于当年12月顺势登陆新三板。2017年1月,开心麻花拟创业板上市,但一番波折后2018年上市折戟,而其当年上映的《李茶的姑妈》评分也仅有4.6分。
尽管此后开心麻花上映的影片获得较高的票房,但在口碑上则难以超越《夏洛特烦恼》及《驴得水》两部最初的电影。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开心麻花在过度商业化后,影片还能获得高票房是在燃烧“开心麻花”这个品牌的剩余价值,如果开心麻花持续过度商业化,未来则可能要为该行为买单,被观众抛弃。
《独行月球》领跑暑期档
“一哥一姐”沈腾、马丽时隔7年再度一同出演电影《独行月球》,让电影票房大卖。
7月29日,《独行月球》上映,截至8月10日14时,票房已经达到了21.39亿元,领跑今年暑期档。而猫眼专业版给出该影片的预测票房更是高达38.65亿元。在《独行月球》影片的拉动下,2022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早在8月9日18时45分突破70亿元关口,超越2021暑期档票房73.78亿元的成绩已经没有悬念。
为了让影片热卖,两大主演同上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6》,宣传新电影《独行月球》。此外,目前消费者的观影热情高涨。
据记者观影了解,在上周六8月6日,北京南三环的一家电影院内,出现了今年难得的高上座率。在影片未上映前,就有消费者告诉本报记者,为了“长在笑点上的沈腾”也将会走进影院。
猫眼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刘振飞向本报记者分析,“从题材上来看,在春节档《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大卖26亿之后,电影市场已有半年之久没有热门喜剧电影上映,题材上具有较强的稀缺性;本次《独行月球》由开心麻花打造,在喜剧爱好者中有较高的认知度和信誉度,同时沈腾、马丽这对备受观众喜爱的搭档联袂主演,具有极强的市场号召力,此外,本片采用‘喜剧+科幻’的复合题材,也能为观众提供观影的新鲜感。”
对于《独行月球》的高票房,向凯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今年暑期档票房为积压式的票房,无论影片电影质量优劣均能获得较往年更好的票房。
“由于暑期档疫情好转,观众积压的观影需求得到释放,尤其是上海、北京两大票仓放开,电影市场加速回暖,此时,只要影片质量能达到及格线,就能获得较好的票房收益,可能放在往年只能获得几百万票房影片今年都能获得数千万的票房;经过暑期档上半场的预热,《独行月球》上映,不仅抓住了票房爆发的‘天时’,在宣传造势上也做足了功夫,这些都是促成了《独行月球》高票房的原因。”向凯还说道。
口碑分化
在高票房背后,《独行月球》的口碑则开始分化,其豆瓣评分已经从最初7.3分降到了6.8分。
一位观影者8月9日告诉记者,“《独行月球》最后有点遗憾,在看完《独行月球》后,我又去重新看了《流浪地球》,感觉两部影片的立意也很像,《独行月球》就只是加了一个伪喜剧元素。”
“《独行月球》令我期待的其实并非是‘沈马’组合,而是片名中的‘独’字。如果一部喜剧可以探讨人类潜意识的孤独,那这绝对是一部成功且可以名垂青史的的喜剧;但是影片最终所呈现出来的不是‘独’,更多的是‘不独’,导演不断的冲淡独的概念,削弱故事内涵,让一部本可以达到神作的电影变为了一部平庸的娱乐化作品,这是极其可惜的。”网名为tree的观影者在豆瓣写下观看《独行月球》后的影评。
据记者了解,开心麻花自2015年开始进入大荧幕。首部电影《夏洛特烦恼》在当年国庆档的厮杀中获得了超过14亿元的票房。开心麻花迅速火起来了,趁热打铁,其制作的《驴得水》在2016年上映,尽管票房成绩仅为1.72亿元,但是获得了8.3分的豆瓣高分。
从2017年之后,开心麻花制作的电影依然能获得高票房,但是口碑则一路下滑,《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两部影片的票房为6.8分及6.6分,2018年上映的《李茶的姑妈》更是在豆瓣上的评分仅为4.6分。
“虽然《独行月球》有高票房,但是口碑越来越低,其实主要还是受电影内容质量影响;”向凯进一步分析认为,开心麻花近些年逐渐商业化,导致其内容质量下滑,此次《独行月球》喜剧不喜剧、科幻不科幻,更像是一种硬拼凑的电影。
向凯认为,开心麻花在过度商业化后,影片还能获得高票房则是在燃烧“开心麻花”这个品牌的剩余价值,如果开心麻花持续过度商业化,未来则可能要为该行为买单,被观众抛弃。
过度商业化
在电影口碑走低的同时,开心麻花在商业上则是成功了。
开心麻花成立于2003,制作的第一部话剧为《想吃麻花现给你拧》 ,在2012底《泰囧》爆火后,开心麻花被激发出了喜剧电影的决心,并在2013年下半年开启第一步电影,直至2015年《夏洛特烦恼》登上大荧幕并成为爆款。
2015年,开心麻花的营收为38.33亿元,同比增长154.80%;净利润为1.31亿元,同比增长234.15%。而《夏洛特烦恼》为开心麻花贡献了1.91亿元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高达50.03%,而该电影的投资成本不过2000万元。
转型电影首战告捷,开心麻花也于2015年12月顺势登陆新三板。开心麻花的第二部电影《驴得水》于2016年10月上映,最终获得1.72亿元的票房,成本不过也才2500万元,但该影片8.3分的豆瓣评分则是开心麻花电影的口碑“天花板”。
不甘心新三板的开心麻花在2017年1月开启了IPO进程,拟创业板上市,并按规定在当年7月暂停了新三板股票转让交易。
但据彼时的媒体报道,开心麻花的两大“王牌”沈腾和马丽已身价暴涨,片酬已分别达到2000万和1000万元,这给主打中小成本喜剧的开心麻花带来不小的资金成本挑战。
最终于开心麻花的上市路程因“签字律师的离职”而中止。IPO“失意”,但是开心麻花在电影上得意,《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票房分别高达22.13亿元、25.47亿元。
但是《李茶的姑妈》成为开心麻花的一大败笔。虽然票房还是有6.04亿元,但是豆瓣评分仅有4.6分的,入围当年的“金扫帚奖”。2019年12月,开心麻花的《半个喜剧》上映,评分回归到7分以上,只是票房仅为1.88亿元。
时间来到2022年,除了《独行月球》外,开心麻花还在今年春节档上映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票房高达26.27亿元,内容同样被观众吐槽。
事实上,观众对于喜剧电影极为期待的,只是能满足观众的需求的喜剧电影则远远不足。上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的冯小刚的冯氏喜剧、周星驰的周氏喜剧至今仍被时常提起,没有人为制造的烂梗、人设依然能令观众会心一笑后有所反思。
“喜剧不仅仅是博人眼球,或者令人捧腹大笑,喜剧的内核是通过喜剧的形式来反映社会、人性本质,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脱离这样的内容,喜剧就变成了无厘头、恶搞,为了喜剧而喜剧,”向凯进一步表示,现在观众的层次、觉悟一直在提升,如果喜剧创作者还用一些老套路、老办法、老思维进行做喜剧创作,不能观察到观众的真实需求,对市场又盲目乐观,最终一定会被被淘汰,这需要喜剧作者去深刻反思、检讨。
向凯还认为,“中国的喜剧人才脱节,主要因年轻的喜剧演员被各大卫视节目综艺化,喜剧演员虽然获得高流量,但表演功底和内涵还有待加强,素质也有待提高。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