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雨 摄影)
本报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在暂停了二十个月之后,中国与英国之间的直飞航线终于在八月中旬开始重启。而这也是近期一系列与中国相关的国际航线开始逐步恢复运营状态,同时对出入境相关管控措施开始逐步放松的动作之一。这也意味着从2020年初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而大规模缩减或中断中国的国际航线之后,中国的国际航空旅客运输服务真正有望开始回到疫情前的正常状态。
中英直航“有限”恢复
根据英国驻华大使馆(下称“英国使馆”)在8月10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消息显示,英国交通部(Department for Transport)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已经正式达成共识,恢复英中之间双向直航客运服务。
2020年12月,受一种变异新冠病毒影响,英国一度在24小时内确诊人数超过三万例,平均每十万民众中有近三百个确诊病例。在这样的危急情况之下,欧洲各国率先切断了与英国之间的航空连接,当时在24小时内就有超过四十个国家与英国“断航”。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在2020年12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日英国宣布发现了变异的新冠病毒毒株,并已将有关的信息通报了世界卫生组织,多国也宣布对英国采取关闭边境、停飞往返航班、禁止英航班入境等措施。考虑到变异病毒的特殊性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为保障中外人员健康往来,经过充分评估,中方参考多国做法,暂停中英间的往返航班。”
自此之后,虽然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疫情影响已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渐被消除,并且已经有一些国家宣布新冠疫情已经“彻底结束”,并且英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航空连接早已经全面恢复,但直到二十个月之后中国与英国之间才真正能够恢复直飞航班的互通。
英国疫情影响开始消退显然是能够恢复直航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8月11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报告显示,与前一周的271起相比,第31周英格兰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事件(疑似暴发)减少至239起,住院率为每10万人10.10人,低于前一周的12.09人。
根据英国使馆发布的信息显示,直航恢复初期,“客运服务将由中国的航空公司提供,英国航司的航线恢复工作仍在进行中。”而相关的中国航司已经公布了最新的航班计划。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宣布北京和上海直飞伦敦的航线将分别于8月11日和8月13日复航,初期将执飞每周一个班次。但按照国航公布的航班计划,从伦敦飞往北京和上海的航班首飞时间均为9月17日,也就是说至少8月执飞的班次均为单程载客。
除此之外,目前公布的中英直飞航线还包括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的上海-伦敦航线,按照东航8月12日发布的消息,首班上海浦东-伦敦希斯罗MU551客运航班于12日12时44分起飞,该航班将在8月19日再次执行。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航”)8月17日开始恢复广州与伦敦之间的直航,同时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下称“首都航空”)将从8月19日开始执飞青岛-伦敦航线。
中国与英国一直以来保持着密切的经贸、旅游以及教育等方面交往。在目前受疫情影响大部分活动仍受限的情况下,留学生成为中英航线的主要客源,因此长期的直飞中断使得学生客流不得不通过中转的方式“迂回”抵达目的地,按照一位在伦敦某大学就读本科的留学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的说法,“从疫情开始后到今年年初期间,即便是中转的机票也非常昂贵而且很难买到,考虑到回国一趟消耗的时间和财务成本,就有近两年没有回国,但6月之后很多转机航线价格开始回落,国内防控政策也有松动,所以就选择在7月回来了一趟。”
据为英国大学提供招生服务的机构“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UCAS)于7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在2022年申请英国大学的人数,已经达到破纪录的31,400人。这是自2013年起的直线成长,上升幅度高达193%。
“国门”将开?
在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而大规模缩减国际航班业务三十个月之后,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航空客运服务开始逐渐恢复和增加,虽然远未达到疫情前的盛况,但至少较此前几乎维持最低限度通航而导致大量往来需求无法得到释放的情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
6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新方案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
7月12日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到海外留学生回国等国际人员往来需求,民航局正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筹下,根据疫情形势发展、近期防控措施的优化、地方接受国际航班保障能力的提升,稳妥有序恢复国际定期客运航班的工作,加快推进国际航空市场的恢复。民航局将继续加强与相关国家的磋商,逐步增加国际航班的数量。
这也进一步为航空公司重启国际航班奠定了政策基础。按照东航在8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以来,东航恢复了杭州-马尼拉,杭州-吉隆坡,青岛-大阪等多条国际航线。目前,东航国际客运航班量每日平均执行6班,每周平均40班,包括热门航线上海浦东-纽约、上海浦东-法兰克福、上海浦东-新加坡等,未来计划每周执行客运国际航线将增至45班。
国航方面表示,近期相继复航了北京-斯德哥尔摩、北京-米兰、北京-马德里等多条国际及地区航线。此外,国航已经在8月5日恢复了成都-雅加达航线,同时还有包括北京-首尔、北京-法兰克福以及北京-东京航线也将从8月15日开始陆续恢复运营。
而南航也在前期执行21条国际航线的基础上,陆续恢复武汉-伊斯坦布尔、乌鲁木齐-阿拉木图、乌鲁木齐-比什凯克等3条国际航线。下一步,南航还将陆续恢复10条国际航线。届时可通航31个国家。
海南航空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航”)从6月以来也陆续重启了北京-布鲁塞尔、深圳-温哥华、重庆-罗马等航线,并开通了重庆-马德里航线,同时还包括从北京与东京、莫斯科以及贝尔格莱德,以及深圳-巴黎航线。同时还在8月12日复航北京-柏林往返直飞国际航线,这是疫情以来海南航空在北京地区复航的第四条洲际定期国际客运航线。
包括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的厦门与洛杉矶、温哥华、阿姆斯特丹、悉尼、墨尔本以及马尼拉、吉隆坡,还有深圳航空公司深圳与曼谷、东京、首尔等航线陆续开始恢复运营,中国航空公司的国际业务终于在“熬过”两年多疫情期间的“压抑”之后开始释放。
外国航司也开始逐渐恢复更多航班,特别是与核心枢纽之间的直航。比如法国航空公司已经在7月恢复了巴黎和北京之间的直飞航线,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也在7月底恢复了法兰克福与北京之间的直飞航线。由于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北京一度将绝大多数国际航班都采取“平移”至其他城市作为第一入境点的方式降低境外输入风险。如今外航能够开始逐渐获批重新直飞北京,也意味着防控政策的进一步放松。
而从疫情初期严格的出入境限制、入境隔离以及后来执行的国际航班熔断等政策也开始逐渐松动。从此前缩短入境隔离观察期,到多次对国际航班熔断政策进行调整,都对国际航线客运业务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8月7日开始,中国民航局宣布“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外人员往来和对外交流合作,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民航局对国际定期客运航班熔断措施进行优化调整。”
调整后的熔断措施为:对确诊旅客人数达到5例的航空公司单一入境航班,当确诊旅客占比达到该航班入境旅客人数4%时,暂停运行1周;当确诊旅客占比达到该航班入境旅客人数8%时,暂停运行2周。熔断的航班量不得调整用于其他航线。
这一调整最大的变化是将熔断标准从此前按照阳性旅客数量转为按照旅客比例来评判,这实际上对于投入更运力更大的机型执飞的航司更有优势。比如阿联酋航空从8月开始投入超过400个座位的A380机型执飞广州的增班,相较于其他航空公司使用的远程宽体机型在运力上的优势显著。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