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同企业员工代表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燕雁/摄
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近期,稳增长的风从北到南,轰轰烈烈地刮过。
随着7月经济成绩单出炉,国家高层先后奔赴地方,考察、调研国民经济亮点与掣肘。
8月16日至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辽宁考察。据新华社报道,河湖治理工程、创新企业是他此行的重点之一,此外,深入社区,第一手了解民生相关情况,也是他行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抵达深圳。在这座创新之城,他听取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汇报,深入盐田港实地考察,并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与6个沿海经济大省负责人密切交流,分析经济形势。
一南一北,从经济大省到老工业基地,对中国经济的筹谋与期许,和对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决心跃然纸上。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按照此前政治局会议的定调来看,稳增长仍是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首要任务,而且要求“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对此,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此外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迫在眉睫,这也是两次考察的重要核心所在。
一个亮点是,在行程中,两位领导人都去了高科技企业实地调研。
正如李克强在考察中所说,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稳就业保民生,以改革开放激活力增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考察线路图
“当前正处于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李克强说。
据新华社报道,8月17日上午,在“创新之城”深圳考察的李克强走进了比亚迪公司。在比亚迪公司,李克强表示,新能源汽车在异军突起,要抓紧研究延续实施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税收政策,扩大大宗消费。企业发展创造了就业岗位,员工付出也成就了企业壮大。我们既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又要支持民营大企业做强做优。国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企、民企、外企和合资企业等各类企业在政策支持上一视同仁。
同一天下午,习近平也来到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东三省作为我国“长子”,长期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不过,近年来,东北发展速度略有放缓。今年上半年,东三省实力最强劲的辽宁,上半年GDP为13173亿,GDP同比增长1.5%;黑龙江上半年完成GDP6395.2亿元,同比增长2.8%;吉林则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增速下滑6%。
怎样让“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改变迫在眉睫。
据了解,此次习近平考察的“新松”,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其名字正是源自“中国机器人之父”的蒋新松。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演出所使用的24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就是来自于该公司。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一南一北,两个代表着高端制造的公司被寄予厚望,而背后,正是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一步。
今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继续领跑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月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5.9%。其他行业如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同时,汽车行业仍然是目前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7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比6月加快6.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工信部召开部分省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区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提振工业经济,首要任务是围绕政策落实和扩大需求,在工业稳增长上下更大功夫。
“下阶段,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夯实工业生产恢复基础。”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
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考察时表示,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抬头,但我们要坚持敞开大门搞建设。我国发展既要扎扎实实、步步为营,又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制造强国转变。
“今年6月,我国扭转了前两个月主要经济指标负增长的局面,经济运行企稳回升。7月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势要起而不可落。”李克强表示。
从7月经济来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多,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
数据显示,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为3.8%,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7月PMI录得49.0%,较6月回落1.2个百分点。从订单来看,内外需求双双回落,7月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录得48.5%和47.4%,分别低于上月1.9和1.2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回落至收缩区间并创2013年以来同期新低,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处于2013年以来同期低位。
“我国经济增长压力很大。当前,我国正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作为、稳中求进,争取达到较好的增长水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政策主要工具,对于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军表示。
对此,李克强强调,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稳就业保民生,以改革开放激活力增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同时,要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挖掘自身政策潜力,保市场主体激发活力,保障物流主干道、微循环畅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目前,各地促消费政策已经展开,百亿消费券在各地陆续发放,让老百姓更放心、更愿意消费;基建方面,保交楼成为各地重点项目,同时,今年第三批专项债券准备项目清单已筛选形成,项目和资金均已陆续下达,预计三季度基建将实现小高潮。
按照预测,宏观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的必要和空间,尤其是在扩大有效需求上要持续发挥作用。正如习近平在考察时所说,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对本报记者表示,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对稳预期十分关键。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来稳住经济、稳定就业,特别应“稳住”疫情防控、房地产行业调整等不确定性因素。同时,“求进”必须要有较大力度的改革措施,大力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为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提供更扎实、更稳定的基础。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