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爱峰 见习记者 齐萌 深圳报道
8月1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布《广州市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广州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支柱产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等新兴优势产业,量子科技、区块链等未来产业,大力实施“六大重点行动”。
“《行动计划》至少能达到一个效果,即提振信心。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行风险上升的背景下,如何走出存量博弈的零和困境,如何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来做大增量、实现多赢,是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行动计划》体现了政府态度、政府意志,为相关新兴赛道、关键领域发展提供政策保障,降低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有助于稳定企业家预期,增强业界信心。”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副研究员刘建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而在有着十八年产业研究与规划经验的专家史一哲看来,《行动计划》的核心是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打破对于低成本发展模式的过度依赖,提升产业发展的附加值,推动企业早日走上“加大研发创新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获得高收益-进一步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的良性循环。
同时,香港城市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资深导师、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广州公布《行动计划》,从更重视创新源头和更凸显集聚新兴产业方面入手,着力打造大湾区国家科学中心。”
六大重点行动推动“双链融合”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广州力争实现全市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达到3.4%,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番,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重点领域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在战略科技力量引领行动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发挥重大创新平台引领产业发展作用、高水平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三项举措。
为发挥重大创新平台引领产业发展作用,《行动计划》要求统筹布局建设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等一批影响未来产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南沙科学城为主要承载区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时,为高水平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行动计划》强调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聚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以集成电路与关键软件、生物医药与器械、智能制造与装备等领域为主攻方向,打造国际领先的产业技术创新枢纽平台。
对此,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周迪对本报记者表示:“大湾区有着长期的创新创业基础和创新创业的大众意识。在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其高校也形成了与产业链牢牢结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成果。在产业化方面超过了一些理论研究的综合性大学。同时,广州作为一个产业高地,也不断吸引着各路人才的加盟。大众教育、人才高地、创新高校,都在不同渠道完善着教育体系。广聚英才,更进一步的凸显这方面的优势。”
同时,张新原也指出,“广州要用好大湾区这一地域区位和资源聚集的优势,与香港、澳门形成联动互动,充分利用好香港的科创资源、高教资源,吸收相关的先进技术和借助港澳国际开放平台引进优质国际科技成果等智力资源。”
在产业创新发展导航行动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数字经济产业能级,增强“广州智造”核心竞争力。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加快产业化应用,拓展新兴技术应用场景,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其中,为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强调深化与香港、澳门的创新协作和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穗港智造合作区和穗港科技合作园,实施一批集聚发展工程和示范应用项目。同时,《行动计划》还提出以数字化赋能产业创新发展,要求全力打造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广东分中心和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发挥琶洲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头部企业优势,力争建成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集聚区。
在产业核心技能攻坚行动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突破重点产业领域短板和痛点问题,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国有企业创新能级。
其中,加快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行动计划》强调建立“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围绕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重大装备、工业软件等制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
“通过产业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坚,使得科研成果科技成果高效市场转化和产业化应用,解决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问题难题,实现产业强基、产业提质和突破。但也要极其重视一些基础研究性工作,多成立一些共性化基础应用技术研究研发机构,基础研究支撑产业创新,只有基础研究扎实和牢固了,才能更好的发展产业。”张新原表示。
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产业创新载体提质行动、科技产业金融融合行动以及广聚英才汇智领跑行动。
拓宽技术创新及产业创新新思路
据2022年1月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发布的《2020年广州市科技统计汇总数据》显示,广州具有189家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的科研机构。其中中央属占13.76%、省属占52.39%、市属占19.04%、县(区)属占14.81%。广州地区公立科研机构的R&D人员(从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人员)集中在中央属和省属科研机构。其中省属科研机构R&D人员达到11367人,中央属科研机构R&D人员达到9640人,分别是市属科研机构R&D人员数量的4.3倍和3.6倍。从科技收入对比来看,省属科研机构的89.26亿元和中央属科研机构的75.12亿元,也远高于市属科研机构的21.54亿元。
同时,在产业方面,据广州市统计局2022公布数据,2021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8231.97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06.41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722.67亿元,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202.89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5.1%;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122.56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2.9%;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10.8%,延续较快增长势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3.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全市货运量持续恢复,完成货运量9.82亿吨,同比增长6.0%。
然而,史一哲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广州面临的核心问题,“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近年来劳动力等成本持续上升,疫情管控措施不可预测、国际关系提升外贸经营的不确定性等,对外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在侵蚀珠三角的产业基础;其次,从自身发展的动力来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升级乏力成为广州和珠三角经济产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瓶颈。”
在技术创新上,刘建党指出:“一是可以发挥广州经济实力优势,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在一线城市中,广州2020年研发投入规模最低,仅为深圳、上海的1/2,北京的1/3;2020年广州研发投入强度仅为3.1%,不仅低于上海(4.17%)、深圳(5.46%)、北京(6.44%),也低于东莞(3.54%)、西安(5.05%)、苏州(3.78%);二是可以发挥广州市场主体优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从广州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等现实出发,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支持企业申建重大创新平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
同时,史一哲提出“资本、人才、产业基础”三大关键因素,他认为,目前广州产业基础最强,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推动资本的持续投入,有了持续的资本投入、吸引人才会水到渠成。为了推动技术创新,应该对创新主体扩大支持面,减少单体企业的投入。政府资金如果对创新项目进行高额投入,必然引来大量的体制内外套利者。所以必须减少对创新项目的单体投入;但同时应该广泛支持,对于企业的各种层次的创新活动都给支持,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的投入,这个才是真正的大头。”
“现有的创新政策有很多需要拓宽思路的点,例如在战略科技力量引领行动方面,一方面是要依托现有的平台体系,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广泛授牌、广泛鼓励大中小各类创新型企业积极建设研发机构,鼓励企业所有的自发创新活动并予以政策上的确认和保护,以此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能够得到各类民间资本的支持。应该大大降低门槛、扩大支持范围、广泛播种。可以参考的就是工信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政策,广泛扶持,扩大创新的基础。”史一哲进一步指出。
同时,在产业创新上,史一哲认为:“广州和珠三角的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总体的发展思路应该是需求拉动,依托各类企业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现实需求来拉动上游技术创新,在具体操作上可以考虑首先依托本地龙头企业,设立产业升级重大专项,由企业用户和政府共同出资,通过补贴用户来拉动本地企业的创新,或吸引外来的创新型企业落地广州。”
刘建党也表示:“一是集聚各类科技金融机构。依托本地大量的科研院所,广州需要围绕科技创新链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确保在1-100的技术转化,以及100-100万的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始终活跃着VC、PE等金融机构;二是创新研发机构组织模式。鼓励研发机构创新微观组织模式,探索国有新制、民办官助、法定机构等多种形式,提升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尤其重视并跑领跑型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工作。”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