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琪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在“双碳”背景下,资源循环利用可有效减少碳排放,循环经济发展也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8月25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主持召开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梳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印发实施一年来取得的工作进展和成效,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而《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这已经是国家发改委本月内第三次聚焦循环经济发展。
云南森澄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方雨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构建废旧物资循环体系,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完善旧物资回收网络,这是大势所趋,让我们这个行业发展更加规范透明了。”
一个月内三提循环经济
事实上,这已经是国家发改委本月内第三次聚焦循环经济发展。
8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北京市等60个城市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其中就包括云南、山东、上海等城市,并提出准确把握建设重点、切实推进建设工作、扎实做好项目入库和监督三点要求。
8月5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布信息称,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交流会,开展“回收废旧农膜 保护绿色家园”宣传活动。江西省文旅厅举办全省旅游饭店管理人员暨精品民宿高质量发展研讨培训班,部署减量提供“六小件”用品工作任务。南昌、宜春、新余等地在商贸领域市场主体宣传“垃圾分类”“减塑”政策。赣州、吉安、上饶等地在农村宣传普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法规政策。
基于近期发改委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近日再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据了解,下一步,发改委要求各成员单位要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总牵引,深入扎实做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持续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把产业园区作为工作重点,指导地方组织好实施好循环化改造和清洁生产改造,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此外,加快建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以60个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为抓手,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有序发展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产业。
与此同时,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农膜、农药包装等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利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加强法规政策保障。完善法律法规标准,夯实统计评价基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切实加强组织实施。加强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分工,做好政策解读、经验推广等宣传工作;做好循环经济对外工作。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出“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
循环经济发展前景日益明朗
废旧资源循环利用经济发展取得进步,循环经济发展前景也日益明朗。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10万家,从业人员约1500万人,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逐步攀升。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回收网络,集回收、分拣、集散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逐渐完善。截至2021年底,我国废钢铁、废塑料、废纸、废橡胶等在内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4亿吨,回收资源总额超过1万亿元。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对农作物秸秆、大宗固废、建筑垃圾、废纸、废钢、有色金属的利用率或使用量作出规划,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公司回收的资源主要包括衣服、纸板、金属、塑料、废旧家电、轮胎等,目前来看,回收率最高的是纸板,回收率高达90%。”付方雨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构建废旧物资循环体系,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完善旧物资回收网络,这是大势所趋,让我们这个行业更加规范透明了。”
循环经济的现状虽好,但行业发展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提起废旧资源回收,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老年人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吆喝回收。这种传统回收形式的回收时间不确定,回收量时高时低,回收价格也比较随意,更无法形成系统化的回收流程。
创欣衣回收创始人王金成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09年刚刚步入旧纺织品回收行业时,他也是靠着一辆三轮车到处宣传回收,创业之初并不顺利,回收市场处于空白状态,鲜少有人知道废旧资源回收概念。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行业发展,王金成逐渐在废旧纺织品回收领域趟出了一条“互联网回收”的路。
王金成表示:“在很多人来看,废旧纺织品和互联网是不搭的,二者好像并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在互联网化这条道路上,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现在,随着政策的引导和公司的完善,废旧纺织品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已经十分完善,并且方向明确。”
此外,环保观念未能深入人心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之一。付方雨对记者表示:“群众旧物资循环概念薄弱是目前工作中所遇到的较大问题。一般群众缺乏垃圾分类概念,不分类就将废弃物直接丢入垃圾桶,环保观念未能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