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敬 葛爱峰 深圳报道
在9月6日华为新品发布会上,与华为Mate50系列手机一同亮相的,还有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主动爆料的“向上捅破天”的创新技术——搭载北斗卫星通信技术。
事实上,不止华为,还有多家手机厂商也接连打出“卫星”牌入局手机卫星通信:9月8日凌晨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的苹果iPhone 14系列也首次将支持卫星通话功能;小米系公司小米移动软件于今年3月获得了一项“基于卫星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新专利;vivo的部分主流手机也支持北斗导航;而李书福创办的星纪时代官微则在9月5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星纪时代将推出全球首款直连低轨卫星的消费级手机,实现天地一体化和无界连接。
9月2日,余承东主动爆料华为将发布全新通信技术,消息一出,随即引爆国内卫星通信市场,多只相关概念股大涨。当日,Wind卫星互联网指数(8842189.WI)、卫星导航指数(884087.WI)大涨,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两指数及相关领域公司股价已集体回落。
多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渗透,卫星导航板块企业将率先受益。不过,当前手机卫星互联网通信技术还处于发展的早期,应用场景非常有限,商业模式还需要市场进一步检验。
华为新机支持卫星通信技术
9月6日,华为Mate50系列正式亮相,据悉,该系列将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硬件能力,是业界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并支持最新鸿蒙3.0系统。这也意味着华为Mate50系列手机先于iPhone14,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卫星通信技术的消费级手机。
据悉,卫星互联网不会受地面环境影响,网络不会因各类自然灾害中断,在车联网、物联网等万物互联发展方面占据核心地位;同时,卫星通信在灾难应急通信以及军事国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发展卫星通信具备高价值战略意义。
天使投资人、互联网专家郭涛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实现卫星通讯主要技术是天线、调节器等方面问题,因为通常卫星电话都带着很长的天线,体积也一般做得很大,因为内部的调节器无法做小,天线和调节器放在小尺寸手机中的技术难度较大。
产业经济观察家、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则指出:“手机和卫星的通信连接,对于终端企业来说在技术上并不困难,主要依靠上游企业的相关芯片集成在手机产品中,而目前国内已经有企业推出了北斗短报文SoC芯片,因此可以预见产业化会提速。”
“相对芯片技术,产品集成化设计、应用场景和应用成本是更现实的挑战。手机企业热衷天地连接,是希望在需求饱和、换机周期延长和行业整体创新节奏放缓的大背景下,找到新的差异化卖点。”丁少将进一步分析表示。
而此次华为新机搭载北斗短报文,该通信方式是北斗系统区别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独有特色服务,类似于手机的短信功能,用户即使身处网络盲区(如远洋,荒漠,深山、极地等),也可通过北斗卫星系统收发讯息(包括文字、语音留言及较小图片)。
“目前,基于短报文功能的卫星通讯模式较为单一、相关技术发展尚不成熟、低轨道卫星数量还不够、用户体验较差、相关资费也较贵等,搭载手机的卫星通讯技术短期内很难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对当前基于蜂窝网络的通讯技术来说影响非常有限。”郭涛指出。
是否代表未来趋势
引爆市场的卫星通信技术,究竟是是营销的噱头还是代表着未来?
在郭涛看来,手机搭载卫星通讯技术是大势所趋,未来有望取代当前蜂窝网络通讯技术。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搭载卫星通信技术的手机产品,未来或将成为手机的标配。”
“搭载卫星通讯技术的手机可以帮助用户在没有蜂窝网络的山区、沙漠等地区实现紧急通讯、SOS求救等,有很多户外工作者和驴友等用户群体比较看重此功能,可以从一定从程度上帮助企业托大产品销售规模。”郭涛进一步表示。
丁少将也认为,手机中增加北斗短报文功能,可以让用户在无移动通信网络的紧急情况下,与外界联络。这一功能虽然使用场景不多,但从安全的角度来看,还是非常实用和重要的。
参与北斗星通调研的深创投研究院研究员林玮则认为,短报文功能其实并不新也不实用,主要应用场景是渔船等小众、没有信号的区域,个人用户现在主要还是用IM软件,通过4G/5G数据网络进行文字及音视频信号传输为主。
“之所以拿来大说特说,只是因为智能手机换机周期越来越长,软硬件创新都不多,且华为终端业务受美国科技封锁欠缺5G功能。而资本市场上,消费电子今年处于明显的下行周期,疫情远程办公娱乐的福利不复存在;而通信行业在5G换机潮后也已经萎靡很久了,需要新的概念。”林玮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也认为,手机搭载北斗卫星短信息功能与其说大势所趋,不如说是一种营销噱头。“由于北斗卫星的处理能力有限,整个北斗系统发送短消息的用户数量是有上限的,不可能处理所有手机用户的需求。因此使用卫星短消息应用场景有限,一般是在野外作业、抢险救灾等情况才遇到需要接收卫星信号的场景,但普通用户主要在手机基站信号良好地区,并不需要通过卫星发短信。”张孝荣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推出此项功能后,也有手机厂商表示跟进,厂家营销意识强,但实用价值有限。”
金融科技专家、阿里云MVP马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认为华为的‘向上捅破天的技术’有点被过度解读了,如果想用通讯卫星来享受互联网的视频图像等大流量服务,那么必须要配合一部体积比较大的专用设备才行,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亦是如此。而这次华为MATE50本质是北斗短消息,这种卫星通讯技术并不算新。”
“不过,这种卫星通讯技术之前很少用于个人用户的日常通讯,其未来发展势头有待观察,但是北斗系列卫星作为我国完全自主制造的产品,没有被技术限制之忧,由华为引入作为民用通讯的备选方案,肯定是一种有益尝试。”马超进一步分析指出。
卫星导航板块热度能否延续?
据悉,通信卫星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中游的卫星运营及服务;为下游业务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涉及众多领域业务,主要包括大众消费通信服务、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和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等。
在华为支持卫星通信功能的Mate50系列手机还未正式发布时,光是9月2日市场传出的“向上捅破天”技术的消息就引发了相关卫星导航概念股集体异动。此外,还有上市公司因近期透露加码卫星通信领域布局而股价大涨,并引出股价异动公告。
9月4日晚,通宇通讯(002792.SZ)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2022年8月31日至2022年9月2日,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与此同时,不止通宇通讯,近日还有一些公司也披露了卫星通信业务情况。
声光电科(600877.SH)此前在披露半年报时表示,公司开发的北斗短报文芯片已成功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
利杨芯片(688135.SH)9月5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期已完成全球首颗北斗短报文SoC芯片的测试方案开发并进入量产阶段,短报文芯片由战略合作伙伴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发,公司为该芯片独家提供晶圆级(Chip Probing,下称“CP”)测试服务。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公告中利洋芯片的战略合作伙伴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系声光电科全资子公司。9月7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利扬芯片,对方表示:“我们只负责测试开发方面,未涉及研发方面。”
据悉,国内天通卫星之前已经商用放号,运营商为中国电信,而终端提供商包括上市公司华力创通(300045.SZ)、海格通信(002465.SZ)、高新兴(300098.SZ)等。
然而,近日相关板块热度已有降温趋势,相关领域公司股价已集体回落。9月7日,卫星互联网概念股早盘即走低,多股快速下行,通宇通讯一度触及跌停。截止当日收盘,Wind卫星互联网指数(8842189.WI)、卫星导航指数(884087.WI)分别收报1943.76点、5137.91点,跌1.35%和1.18%。
对于卫星导航产业链企业的发展布局,丁少将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终端厂商需要新的技术卖点,卫星导航板块企业也需要找到新的落地应用场景。一旦以手机为切入点打开整个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卫星导航板块企业将在先进技术产业的过程中获益良多。
郭涛也认为,手机卫星通讯技术还处于发展的早期,应用场景非常有限,商业模式还需要市场进一步检验。热度过后,卫星相关板块行情难以持续,短期内对企业经营层面不会有较大影响。未来,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卫星制造企业、相关天线、调节器设备制造企业有望最先享受手机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红利。
投资机会方面,张孝荣表示,支持北斗短报文功能的消息引发了卫星导航概念热度,市场投资情绪高涨。当然,由于行业基本面没有变化,消费环境依然低迷,投资人不宜盲目乐观,还应继续保持理性。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