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艳鑫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宝能系的债务危机还在考验着这艘大船的实控人姚振华,中炬高新股权争夺战又接踵而来。9月14日,中矩高新召开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对8月底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议案进行投票,根据临时股东大会决议,该股权激励的相关议案遭到多数股东反对并未通过。
在与二股东的控制权争夺战打的难舍难分之际,外界认为中炬高新推出股权激励许是姚老板“笼络人心”的小手段。与此同时,中炬高新的股价也站在了风口浪尖处,随着控股股东中山润田遭遇被动减持,其近一个月股价下跌超15%,9月16日收盘于31.84元/股,总市值约250亿元。
员工持股计划被否
中炬高新此次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因偏低的考核目标、较低的持股价格等问题遭到了中小投资者及部分董事的反对。
9月14日晚间,中炬高新公布了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下称“草案”)相关议案的结果,与员工持股计划相关的四个议案均未通过股东大会的表决。该草案在8月底对外公布,拟以18.14元/股的价格对不超过491名核心员工授予不超过1438.8万股股票。
该股票是中炬高新此前以约41.7元/股的价格在二级市场回购,授予价格较低遭到董事余健华的反对,他认为若以此价格进行持股,公司未来将产生超过3亿元亏损。除了“打折”的发售价,草案披露的员工持股计划考核指标也被指存在“水分”。
据悉,该草案设立的考核标准为2022年至2024年实现营收目标55亿元、63亿元、8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目标为13%、14% 、15%,两项目标完成度各占考核结果的一半。
作为对比,2021年,中炬高新营收为51.16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7.52%。此外,今年上半年,中炬高新营收为26.52亿元,占全年目标数的48.22%,已接近一半。按照这一增长趋势,该考核标准的达成难度并不大,因此也被股民质疑几乎没有激励的空间。
在9月14日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前,董事余健华、万鹤群、独董甘耀仁就表达出对该方案不满,万鹤群认为若方案获得通过,控股股东会通过持股委员会得到1.83%的表决权,从而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不过,当时中炬高新表示,由全体参与员工组成的员工持股大会为员工持股平台的最高决策机构,公司大股东仅提名了部分董事、监事,无法控制全体参与员工,因此,大股东并不能左右员工持股大会的决策意志。
若该员工持股计划顺利推出,对于控股股东中山润田以及背后的姚振华都是大有裨益,但显然多数中小股东没有选择支持姚老板。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股权激励如果是与业绩挂钩、能够有利于股东价值增长,中小股东不会随便反对,但假如是大股东为了拉拢高管、巩固控制权而进行的利益输送,那就是牺牲其他股东的利益。向高管利益输送的方案被否,短期可能影响高管的积极性,但长期有利于企业经营稳定。”
控制权争夺战
一份没有被通过的员工持股方案背后,中炬高新控制权的争夺正热火朝天。
9月14日,与股东大会决议公告一同发布的还有控股股东中山润田的减持公告,公告显示,中山润田在5月18日起的半年内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460万股,持股数量从1.64亿股变更为1.39亿股,持股比例从20.86%降至17.72%。
与此同时,中炬高新二股东中山火炬也有增持动作。7月20日的公告显示,中山火炬及关联方共持有中炬高新12.31%的股份,一进一退间,控制权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需要提及的是,今年中期财报,中炬高新也提及公司存在控制权变更的风险,因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出现资金流动性问题,且控股股东目前质押率偏高,有可能出现逾期等情况导致股份被司法处置的风险。公司第二大股东目前与控股股东的持有股份数相差较少,有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的风险。
在二股东步步紧逼情况下,除了计划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外,姚老板还为中炬高新安排了一名新高管。8月22日,中炬高新公告称,因经营管理需要,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以6票赞成,3票反对通过了聘任田秋为公司副总经理的议案。
根据披露的简历,田秋出生于1985年12月,曾在世联行和戴德梁行任职,2014年至2022年,出任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财务中心副总经理、宝能新零售集团副总裁,熟悉财务审计、分析相关工作,擅长投资并购。
据悉,此次投出反对票有董事余健华、万鹤群及独董甘耀仁。余健华、万鹤群投出反对票的理由是,为防范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干预上市公司正常运作,为维护股东权益,不同意在此时由控股股东推荐高管入职。独董甘耀仁则认为,现在聘任副总推进对外投资并购的必要性理由不充分,根据计划公司应以内增式发展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基于战略性目标,应着重加强内增式发展。
百亿营收有点远
作为中山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中炬高新在调味品行业属于第一梯队。2019年,正式入主中炬高新的姚振华曾雄心勃勃地提出5年双百计划,即健康食品产业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年产销量过百万吨,为此,姚振华还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阶段以内生式发展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第二阶段向调味品产业链上下游及健康食品产业拓展,赶超行业龙头,迈进行业第一梯队;三阶段适时拓展海外食品业务,成为国际超一流的食品企业集团。
但现在来看,姚振华的计划达成难度颇高。去年中炬高新实现收入51.16亿元,今年上半年,其实现收入26.52亿元,归母净利润3.13亿元,距离百亿营收的目标还相差甚远。有意思的是最新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2024年的营业收入目标定为80亿元,这与5年双百计划显得有些“自相矛盾”。
在2019年宝能入主后,中炬高新经营并未出现明显飞跃。2019年至2021年,中炬高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75亿元、51.23亿元、51.16亿元,对应增长率为12.2%、9.59%、-0.15%;归母净利润为7.18亿元、8.9亿元、7.42亿元,对应增长率为18.19%、23.96%、-16.63%。
目前,中炬高新营收主要来源是调味品子公司—美味鲜,今年上半年,美味鲜营收贡献占中炬高新总营收约93%,主要经营酱油、鸡精、鸡粉以及食用油。在调味品赛道,中炬高新的主要竞争对手有海天味业、千禾食品、李锦记等。
在本身赛道竞争就很激烈的情况下,就公司股权问题以及业务经营现状,《华夏时报》记者通过邮件的形式联系了中炬高新,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回复。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