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209/202209221505442pGGzB7n2d.jpg

助力绿色金融创新!广州支持企业建立碳账户体系

葛爱峰 齐萌 2022-9-22 17:57:29

本报记者 葛爱峰 见习记者 齐萌 深圳报道

9月19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人行广州分行营业管理部、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政策精神,共同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据了解,《意见》拟支持企业碳账户向全市复制推广,并推动“穗碳”平台打通各类能源大数据共享应用,推进电力、煤炭、天然气等数据信息共享,推动企业政务数据、用电数据、能源类发票数据、税务发票信息数据和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数据等共享,推进建立企业碳排放核算评价体系。

对此,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相关负责人《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意见》是绿色金融数字化发展的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银企之间碳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积极推动企业碳账户进行复制推广,提高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金融机构通过碳账户为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提供精准高效的绿色金融服务,推动深化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完善企业碳账户运行机制

作为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企业碳账户运行机制的完善工作被重点纳入《意见》中。

何谓企业碳账户是指对企业碳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记录的账户,包含数据采集、核算、评价贴标、产融对接等内容。

在企业碳排放核算评价体系方面,《意见》指出,鼓励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强化“穗碳计算器”小程序和“穗碳”平台对企业碳排放测算的技术支撑;研究编制企业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对企业碳排放表现给予A(深绿)、B(浅绿)、C(白)、D(浅红)、E(深红)标识;支持“穗碳”平台向第三方专业机构开放接入;适时组建第四方专家委员会开展评价工作,并对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核查报告开展抽样复检;探索开发企业“穗碳码”,通过二维码形式集成展现企业碳账户相关信息。

那么,如何建立企业碳账户和碳信用报告标准?《意见》指出,以企业统一信用代码作为企业碳账户的识别标识,探索建立承载企业行业信息、经济数据、能源数据、碳排放数据和评价结果数据等的碳账户标准,建立数据格式和规范;依托企业征信机构建立企业碳信用报告标准和规范格式,按照标准化、可校验、可溯源原则出具企业碳信用报告;探索将企业产品碳标签及其他绿色低碳评价信息纳入碳账户及碳信用报告。

同时,《意见》还提出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连接,完善“穗碳”平台和“粤信融”等平台数据共享与系统对接。

加强企业碳账户试点推广应用

目前,广州企业碳账户在花都区试点,《意见》提出,支持企业碳账户向全市复制推广。

同时,《意见》还提出,探索企业碳账户向其他行业推广应用;此外,加强企业碳账户横向纵向推广力度。重点在金融、电力系统中进行横向、纵向宣传推广。基于绿色金融、绿色电力工作需求,推动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推广。争取国家、省相关部门支持,研究探索市场化推广机制。

据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2017年6月,广州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五年以来,广州市连续三次在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全国六省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成效评估中获得综合排名第一,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广州市绿色贷款余额、绿色债券累发量、碳交所的碳配额交易量等指标名列前茅。在完善绿色金融制度、创新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建设绿色金融要素交易市场、建设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绿色金融的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成效显著。”

“截至2022年上半年,广州地区累计发行各类人民币绿色债券约1076.45亿元、美元绿色债券11.4亿元,广州市全市绿色贷款余额7174亿元,居广东省首位,同比增速47.85%;广州市全市绿色贷款余额五年增长2.4倍,占广东省的36.8%,广州市绿色金融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中国投资协会咨询委绿创办公室副主任郭海飞进一步表示。

“截至2022年上半年,广碳所碳配额成交量突破2亿吨,占全国总量27.70%,累计成交超过50.92亿元,居全国各试点首位,并参与制定《碳金融产品》等多项国家绿色金融标准;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运营并获批开展碳期货品种研究。”广州绿色金融协会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从“试验区”向“示范区”推进

目前,广州市绿色金融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未来将重点往何处努力?

对此,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相关负责人建议:“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地方立法。出台比如广州市绿色金融条例等地方行政法规;积极推动试验区升级为示范区,从试验试点阶段向示范引领阶段转变;进一步推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不同监管部门的金融机构及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等不同众多主管部门的绿色企业形成绿色发展合力;打通不同绿色产业的绿色标准和绿色金融标准互认互通;大力推广碳账户运用落地,推动开展碳核算、碳足迹、碳标签等方面工作;进一步推动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工作,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上市公司和企业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支持金融机构探索运营‘碳中和’和建设‘零碳网点’。”

同时,杨海平也认为:“广州应积极推进绿色金融试验区成果在大湾区的推广与转化,成为全球绿色金融最活跃的地区,并会同其他地区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此外,郭海飞还进一步建议:“加大对能源、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转型金融支持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同时要强制绿色金融支持企业加强环境效益跟踪监测和信息披露。金融机构应充分运用绿色金融债券等融资工具,拓宽绿色金融资金来源,并且做好自身的绿色低碳发展,政府和媒体应加大绿色低碳消费理念、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办公和生产方式的宣传推广和引导激励,只有消费者、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和媒体等全社会共同推动,绿色金融才能取得长足发展,才能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早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