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209/20220923174234rb6K3tMWzl.png

奋斗者•正青春|潍柴动力:大船之上,人人远航

牛小欧 于建平 2022-9-23 17:46:57

本报记者 牛小欧 于建平 北京报道

当清晨的阳光刚刚照耀进工厂,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潍柴”)首席技师、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大国工匠”王树军就已经在车间设备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1993年入职起,近30年来,王树军一直扎根基层从事装备维护管理工作,专心致志与设备打交道,每天的生活都是如此。

在车间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一番景象,这个往日朴实话少的山东大汉,只有在设备前传授经验和授课时才会打开话匣子。深入潍柴就会发现,有这样一群人,平时沉默寡言但在谈及自己的工作和研究时却滔滔不绝,饱含热情。他们将潍柴企业文化融入血液,他们将潍柴的发展当作梦想,他们从基层维修工成长为行业大师,他们不惧严寒酷暑默默坚守在最恶劣的环境,他们一心一意做研发持续刷新行业纪录……这是因为潍柴独有的魅力——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始终播撒人文关怀。

其实,企业和员工就像船舶与船员,企业载着员工在大海中航行,只有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才能扬帆远航;而对企业来讲,不仅要为员工遮风挡雨,更要创造条件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让大家通过努力实现梦想和个人价值,收获幸福。潍柴也正是拥有这个特质,才会吸引这样的一群得力干将,让我们走入潍柴这艘“大船”,聆听他们的故事。

做新时代“匠人”

公开资料上对于王树军的介绍并不长:王树军,男,1974年生,汉族,中共党员,潍柴动力一号工厂维修钳工。常年专注高精尖装备的研制与维护,大胆创新,挑战权威,以独创的方法和技艺,攻克进口高端装备设计缺陷,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但这短短几句话,却不难看出为什么王树军可以成为潍柴创新型劳模人才的一面旗帜。

image.png

(王树军进行工件检查)

在谈及自己如何从一名普通的维修钳工成长为潍柴首席工匠时,王树军第一句话就是:“那是因为领导让我们放心干。”谈起自己的成长史,王树军回忆道:“我是1993年参加工作的,前十年在老厂区一直从事维修工作,2003年后公司大批引进国外高端装备,我们开始接触,在技术上有了质的提升,也为之后技术发展提供了基础。我和我们团队的成长最离不开的就是企业的支持,领导让我们放心干就犹如吃下了定心丸,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设备是工人的饭碗。”正是在这样的信念下,让王树军即使身处一线岗位,也坚决不做“差不多工人”,要做就做“维修技术大拿”,在高端设备维修领域,王树军一路“过关斩将”,屡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现在回想这些成功,中间自然夹杂着无数“难关”,王树军在回忆这些困难时语气上云淡风轻,没有赘述太多,但字字都很有分量:“刚接触国外高端装备时面临着一定的权限门槛。大致分为用户权限、中国服务站权限、官方厂家权限。而对于我们开放的,仅停留在技术资料提供、技术培训等用户权限层面上。这些高端装备来到中国后,经常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故障率、废品率居高不下。为了掌握维修主动权,节省成本,我们大胆尝试,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独创了一些新操作法。在做这些技术突破时,我们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返场维修周期太长,我们不可能等。另一方面,组织上交给我们这么重的任务,就是出于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理应做好。这个过程很困难,但是也充满挑战。”谈到这里,王树军依然难掩兴奋:“我们团队针对故障做出了详细周密的方案,这是团队集体智慧的奉献,也是破除国外技术垄断的重要因素。”

王树军对待工作没有多余的想法,他就牢记一点“干就负责、做就到位”,也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他俯下身子去学,去看,去请教老师傅学技巧,反复训练自己提升技能。

陪伴了潍柴整整29个年头的王树军,可以说是与潍柴一同成长起来的,他对潍柴这近30年的变化记忆犹新:“我自1993年进厂后,见证了发动机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换代升级。原来的潍柴以中速机为主,1984年国家引进重型汽车项目,潍柴承担了其中重型发动机研制生产任务。当时产品较为单一,现在不止发动机,还布局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装备、智慧物流、海洋交通装备等。对我而言,设备组成上的变化很大,当年中低端设备占大多数,现在加工类的设备都已经是高端设备了。在维修养护的管理体制上,我刚参加工作时是事后维修模式,也就是‘设备坏了我们才修’,理念类似消防员救火,现在我们推行的是‘预防性维修’,理念就像中医治未病,想方设法研究现场设备并制造出完善的预防性措施,让设备在正常生产时少坏甚至是不坏。通过十多年预防性维修模式的推广,目前潍柴一号工厂加工车间的可动率已达到99%以上,总装车间则几乎达到100%,效果十分显著。”

在带徒弟这件事上,王树军再次展现了山东汉子的热情与淳朴。他将自己多年修炼的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自1997年开始带徒弟到现在,王树军的徒弟中,已有7人获得技师资格证书,5人获高级技师资格证书,他每年授课达240课时。在王树军看来,徒弟就是技能技艺的传承,技术工人有两大任务:一是通过技术攻关,创新性地将工作做得更好甚至是做到极致,再一个就是通过导师带徒,将技能技艺传承下去。

近年来,因技术超群,很多企业高薪挖他,他始终不为所动。在谈及其他企业高薪聘请时,这个山东大汉王很实在,他憨厚地笑道:“现在没有啦,以前有过。”而坚守潍柴的原因,王树军没有过多思考:“首先,潍柴的平台足够大。潍柴的新工业园投产后,当时一号厂的一期项目大概在2005年,现在是四期项目,不到20年的时间,我们的产品换代了四次,周期平均四到五年。在维修行业,维修水平和现场装备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一辈子守着中低端设备,技能技艺也会一直停留在中低端水平;如果不断接触最新、最高端的装备,技能技艺也会随着装备的更新不断地提升。第二点,我很认同潍柴的文化,在平台和文化的引导上可以做我们想干的事,这是别的企业没法给予的。第三点,潍柴打造了体现一线岗位价值的薪酬体系,2012年开始,我们的维修人员以及其他技能类工种,企业单独规划出‘技术支持区’,技能与收入挂钩,这都是潍柴给我的动力。”

在平凡中坚守,在执着中超越。王树军是“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不断创新”潍柴工匠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也是千千万万坚守一线岗位、默默奉献的潍柴工匠的缩影。

山东制造打破行业“极限”

热效率是衡量内燃机燃油利用效率的标准,热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节能减排的效果越显著,体现了一个国家柴油机技术综合实力的标志。因此潍柴第二个不得不说的故事就是其高热效率发动机开发团队。

2020年9月16日,潍柴动力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 50.23%的商业化柴油机,树立了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的新标杆,赢得了国际同行对中国内燃机行业的尊重。之后潍柴科研团队向51%的新目标发起挑战,攻克了一个个国际难题,实现了多项原创性技术突破。时隔480天,潍柴动力柴油机本体热效率全球首次达到51.09%,再次刷新全球纪录。

image.png

(潍柴热效率团队)

其中一位“接棒者”就是潍柴动力发动机研究院空气系统设计室副主任吕顺,吕顺是一位腼腆话不多的科研工作者,在谈及自己的经历时只有寥寥几句,但谈起热效率技术时,他则颇为健谈:“这一次的技术突破,其实对于我们整个团队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因为发动机热效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输出有效功的增加上,我们这一次相当于是开发和研究的工作,也主要针对的是如何让发动机损耗降低。”

吕顺并没有把功劳都归结于自己,他坦言:“发动机诞生了100多年,实际上在各个领域,包括同行、科研院所、高校也都做了很多研究,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我们这一次的工作只是将研究做到了极致,然后再将一些创新性的想法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当中去,从而实现了损耗的降低和热效率的提升。”

吕顺到潍柴已经11年了,潍柴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包容性和容错性做到了极致。众所周知,研发工作就要面临不断地试错,但潍柴从未因为一次或几次的失败就给予研发者压力。无论是研发费用上还是在时间成本上,潍柴都给予了研发团队很高的支持。在吕顺看来:“从我来到潍柴,潍柴就一直在加速奔跑,公司一直将研发放在首位,潍柴不拿项目成败作为考核标准。无论是研发设备还是软件投入,以及政策倾斜都很到位。潍柴给予我们非常宽松的研发环境,概括起来就是什么事情都不需要考虑,只需去把工作做好就行。我身边有很多人,虽然一开始进来的时候可能专业不是特别对口,但是因为在这样的平台,反而能收获广泛的知识、试错的机会、以及更多的资源支持,因此成长非常快。”

三高试验队的“夏与冬”

除了高热效率发动机开发团队,潍柴还有一支队伍屡破极限、屡创记录,他们的经历最艰苦也最感人,那就是潍柴动力“三高”试验队。“三高”试验队的日常工作就是要在高温、高原和高寒区域的极端环境下进行发动机各项性能测试,是发动机研发环节的最后一道关卡。

他们的一年中似乎没有春秋,只有冬夏。在最高气温达50摄氏度的夏日新疆吐鲁番,气温常常零下30摄氏度的冬日黑龙江黑河,常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今年39岁的吕文芝是潍柴动力“三高”试验队队长,自研究生毕业加入潍柴以来,他在发动机整车标定工作一线一干就是14年。吕文芝及其带领的“三高”试验队将一年中的大半时间奉献给了冰山雪河、戈壁高原,严寒酷暑。

image.png

(三高试验队寒区试验)

谈及最久一次离家,吕文芝已经记不起来了:“高原试验起码需要两个月,团队成员一直持续跟进,尤其是领队和中坚骨干一直坚守试验现场。最长可能会达150天。对于我们来说,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是最重要的。和所有普通家庭一样,队员家里都会有孩子生病、老人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下家属通常就是报喜不报忧,不让我们在外试验时担忧。”

对于“三高”试验队来说,危险情况太寻常了,几乎是家常便饭。吕文芝在这个问题上也停顿了一会儿:“很多事记不起来了,就讲最近的一次吧。我和四五个队友在海拔4800米左右的山上持续试验五六个小时,大家一直处于忙碌的工作状态。我们平常试验没有这么长时间,基本不会有什么高原反应。而这次返下山来,几个人都出现了高原反应,连饭都吃不了,特别难受。”

一般人听完都会直摇头的工作环境,如今在吕文芝看来早已习惯,他甚至说:“习惯了就不会觉得多危险、多艰苦。”为什么甘愿习惯甚至不觉艰苦?吕文芝说了两个字:“梦想!整个潍柴发动机研发团队的梦想就是‘做世界上最好发动机’,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不断有挑战,但我们早已拥有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就像是在通关,挑战越大,越能激发出潜能和斗志,很有成就感。梦想的驱动下做试验是顺理成章的,只有经历了极限条件考验这个难关,才能说发动机是合格的,才能说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是最优的,才能说做的发动机是最好的。”

在“三高”试验中,队员们常常连夜跟车采集数据,经受地震、冰雹、强沙尘暴等严酷考验,有些队员甚至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谈起这些经历时吕文芝却说:“我从没后悔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没后悔过。”

有人从基层成为大国工匠、有人把研发做到极致,有人甚至在生死前谈梦想……正是得益于他们的奉献,使潍柴在行业下行之际实现了“跑赢大市”的成绩。

潍柴的成长与发展就是一个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用吕文芝的话描述就是:“二十年前,潍柴刚摆脱破产困境、走上快速发展通道,谭旭光董事长就提出了实现500亿收入的目标。记得当时我在心里计算,如果靠卖发动机,我们得卖多少台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这可能吗?现在通过产业整合、技术突破、业务提升,传统动力、新能源业务、整车整机方方面面使劲,已远远超过了这个目标,今天的潍柴年收入已突破3千亿元。此前所有的质疑统统被打破。”

潍柴一直把自主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多元组合引领新能源行业发展,加快战略产品导入上量,助推公司业绩长期稳健增长。吕文芝的感受更为直接:别人的目标可能存在水分,但我们定的目标非常扎实,不仅要超越对手、更要超越自我。虽然有压力,但在团队的努力下,目标总能实现。目标达成后,紧接着就会提出更高的目标。就这样,公司驱动着我们一直大步前进。用谭董事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不停地追梦、造梦、圆梦过程中来实现发展。“奋斗者永远年轻,只要勇于奋斗,就拥有青春和希望。不止企业有梦想,潍柴的员工也有梦想,毕竟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嘛。”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