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210/20221017222813Ksuqpj1p2X.png

支付宝直接转账微信?其实类似发红包的信息通知功能

付乐 冉学东 2022-10-17 23:15:50

本报记者 付乐 冉学东 北京报道

10月16日,“支付宝已支持给微信QQ好友转账”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有网友表示:“对方可用二维码领到支付宝账户”“还是不能直接转到微信钱包”“有手续费么?”

10月17日,知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这并不是16号“上新”的功能,而是正在灰度测试的服务,类似于支付宝的“红包码”和“五福福卡”的吱口令,以及支付宝里其他可分享到微信的内容。

不能直接转账

支付宝支持给微信、QQ、微博、钉钉等渠道的好友转账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直接转账,并非像大家直接想象的从支付宝转账到微信钱包,而是收款人通过扫描二维码,在支付宝中领取,并不是在微信里领。

具体来看,在支付宝入口找到转账,转给微信好友,钱转出后会生成一个二维码,好友通过扫码就能收钱。不过,假如对方通过微信扫描后,还是会跳转到支付宝进行收钱,不能直接领到微信、QQ或微博等平台。单笔最多可转出2000元,超过24小时未领取会自动退回原支付渠道,暂时没有手续费。

同时,领取也可设置限制条件,如扫码即可领取、领取时对方需验证我的姓名首字,或者指定用户领取。

《华夏时报》记者就转账一事分别采访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日,尚无过多回复。

有知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这个事情并不是16号上的新功能,而是支付宝9月份开始灰度测试的服务。除了不是新功能,而且跟“互联互通”也并无关系,因为这个服务原理类似支付宝的“红包码”和“五福福卡”的吱口令,以及支付宝里其他可分享到微信的内容。这一转账指令也可以分享给微博好友,微信在其中更多的是起到消息通知的作用。

业内人士分析,二维码更多的是起到“通知”作用,进一步满足用户转账便捷化需求。

记者致电支付宝客服,对方表示,该功能并没有正式上线,目前仅向部分用户开放,还处于测试阶段,正在等待和收集用户反馈,现在是调整期。

记者浏览了多个社交平台,有网友称赞:“该功能适合没有对方支付宝账户的人”“类似一个专属红包或者电子支票”“很好的一步,对消费者来说方便了一些,期待今后能够直接转账”。

同时也有网友吐槽:“和红包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多了限制条件”“可以直接转给对方的支付宝账户或者银行卡,何必大费周章”“有些用处,只是不多”

支付行业互联互通是必然选择

上述知情人士强调,这并不属于“互联互通”的范畴。支付行业的互联互通是指相互开放支付接口,让支付模式的选择更加自由,并非是支付机构间直接转账,而不经过银行和清算机构。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互联互通不只是两家机构通过沟通谈判,向对方开放各自的场景。真正的互联互通,是所有支付机构、支付工具特别是大型平台开放支付接口,真正面向所有支付机构、支付工具,严禁排他性、歧视性支付协议。因此,支付领域互联互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监管一直鼓励支付平台开放支付接口,加大支付清算领域反垄断,大力推动和促进互联互通工作。

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出席第十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时表示,要聚焦公平竞争,推动平台企业有序开放支付接口,不能仅考虑某一家机构,要真正向所有支付机构开放,严禁排他性、歧视性支付协议。

去年9月9日,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了“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会上,工信部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限期内各平台须按标准解除对外链的屏蔽。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等企业悉数参会。

目前,腾讯、阿里巴巴部分场景正逐步向中国银联云闪付App等开放。微信支付与银联云闪付实现线下条码互认互扫,银联云闪付全面支持Q币、QQ音乐和腾讯视频的充值服务等。

此外,去年11月29日,微信发布《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的更新声明》,公布在监管部门指导下进一步的互联互通方案,点对点聊天场景中将可直接访问外部链接,并将在群聊场景试行开放电商类外部链接直接访问功能。

而支付宝与中国银联也早在2020年便开始基于条码互联互通业务展开探索。目前,支付宝与中国银联在全国范围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此外,京东场景也支持云闪付、微信支付等。

“支付领域互联互通,既需要制度规范、标准统一,也涉及利益平衡、场景融合,还关乎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确较为复杂。”董希淼表示,但支付领域互联互通势在必行,这既是国际国内反垄断监管的重要趋势,也是保护消费者选择权、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内在需要,更是打造全国统一市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