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在中共二十大会议上,城镇化发展方向迎来新的定调。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其中,在区域战略方面,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二十大报告没有改变新型城镇化的主基调,并且在新时代下赋予了新的内容,例如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会强化。未来,农业人口城镇化的趋势会延续,也依然是城镇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背后涉及的购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也会积极落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组长吕风勇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面向未来,中央已明确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善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其中,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特别是抓好超大特大城市和县城这“一大一小”发展,已成为城镇空间格局优化调整的趋势。
“半城镇化”现象减少
过去40年,中国经历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9.1亿,城市数量也从不到200多个增加到600多个。然而,快速城镇化也带来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等问题,导致2.6亿多农村人口居住在城市但仍处于“半城镇化”状态,也给城镇化迈向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挑战。
不过,近十年来这一情况有所转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013年,中央首次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吕风勇指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落户的放松以及公共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中国“半城镇化”问题正逐渐得到解决。他指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中国城市和建制镇0-14岁人口比重分别比2010年提高3.5%和3.1%,而乡村只提高了0.1%,这说明儿童甚至家庭随外出务工人员迁至城镇的比重已大幅提高。
与此同时,各地也出台了更多政策鼓励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和购房。《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大连、昆明、郑州等特大城市和石家庄、南昌、贵阳、济南等省会城市均实行“零门槛”落户。而2022年以来,四川、吉林、江苏、湖北等多地出台了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的政策。
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实际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可以鼓励各地做一些创新,比如说在城乡融合方面,农村社区在打造集聚型的社区建设、农村宅基地退出方面的灵活处理,城郊村和城边村的住房规划等都应该加速。
特大城市和县城“两手抓”
业界人士认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将是下一阶段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新亮点。其中,城市群和都市圈将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而县城作为重要空间载体,也将为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此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超大特大城市应该按照都市圈的思路发展,建设多中心的都市圈。在中心城区以外建设若干个市中心,形成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再有一些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在周边。只要城镇建设面积有较大扩展,人口吸纳就不是问题,并且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外溢效应。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的副院长何宇鹏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2春季论坛上也表示,城镇化外溢效应使得首位度城市发展和周边县城实现了一体的发展,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像安徽合肥、湖南长沙、湖北武汉、河南郑州首位度程度急剧增强,使周边县域经济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除了城乡协调发展外,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10月17日,二十大新闻中心首场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持续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步企稳,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近年来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商品粮量约占1/4、粮食调出量约占1/3,作为我国“大粮仓”的地位更加巩固。
今年7月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包括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有序疏解,大中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小城市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等。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