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2022年以来,全球多地高温、干旱、暴雨等极端事件频发,加之地缘冲突引起了能源需求格局扰动,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从未来的挑战变为现实而紧迫的气候危机。作为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中国正在以大国担当,为共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注入强大动力。
10月21日,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会上,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表示,气候变化是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事关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在发布会上他还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承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并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的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充分体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翟青指出,中国愿与各方一道,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持续深化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超额完成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
自2020年9月提出“双碳”目标后,碳达峰、碳中和已经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绿色逐步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翟青列举了一系列数字来说明中国气候治理的成绩: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2021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6.6%,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成功启动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中国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中国发布了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持续开展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持续提高。
2021年底,中国已经出台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
厦门大学教授林伯强此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中国将减碳工作主要还是要改变能源结构,尽快把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做大,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量,同时替代存量。
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与此同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十年,中国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开展应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宣布并坚定的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碳中和的冬奥会,并且成功举办了生物多样性第15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的会议,成立了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事业。
而2022年以来,全球气候治理的紧迫程度进一步提高。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温室气体浓度、海平面上升、海洋热量和海洋酸化等四项关键气候变化指标在2021年创下新纪录。
“气候变化是人类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世界各国必须要协同努力,共同找到解决方案。因为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影响到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和人民,我们现在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必须进一步在全世界范围内减少碳的排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副执行秘书长奥瓦伊斯·萨尔马德在第二届“中欧气候合作论坛”上对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表示。
尽管受到极端气候、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仍然坚定推进双碳工作。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9月中旬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态度是坚定的,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中国言必行、行必果。
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地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翟青指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