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婕 陈锋 北京报道
在三只权益基金业绩全部亏损之后,贝莱德基金打起了固收+的主意。目前,首只债券型基金正在发行,公司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出于合规要求暂不能透露募资情况。
贝莱德集团作为全球最大资管公司,其在中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贝莱德基金,是首家获批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
贝莱德去年发行第一只基金首募60多亿元,但由于业绩均不佳,到今年8月第三只发售时只获得了3亿多元的认购,规模越来越小。
业内人士表示,贝莱德集团的王牌是权益类ETF,这也是其主要的产品布局。但国内目前都是主动型产品。优势不在,水土不服,基金经理也都是没有公募投资经验的新人,很难看懂其在国内的战略。
固收+注重风控
贝莱德基金从2021年6月获批开业,截至目前,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已发行了三只公募产品,全部都是主动权益型产品。此番突然发行固收+产品,颇受外界关注。
即将发行的贝莱德浦悦丰利属于偏债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倩表示,基金成立后,将由固收团队统一协调和配置股债,不会进行分仓管理。
虽然固收+基金的权益资产上限只有30%,李倩还是花了更多篇幅在权益投资上。她表示,权益资产部分行业配置的风格会相对均衡一些,不去押注单一赛道。另外,在具体行业景气度变化时,以及某些市场风格受到偏好或者压制时,策略上也会对某些行业进行增减和调节来应对波动。对于未来的权益市场,关注的方向包括持续高景气的高端制造板块、疫后复苏相关的消费板块,以及受益于稳增长加码相关政策,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的板块。
对于此次发行固收+产品,贝莱德基金总经理张弛表示,面对市场波动,注重风险控制是固收+投资的核心。投资总监陆文杰认为,基于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固收+基金通过承担适当的风险,有望实现较好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基金规模不断缩小
贝莱德浦悦丰利是公司的第四只基金,也是今年发行的第三只基金。从收益率来看,贝莱德此前发行的三只权益基金,都没有做好风控。
公司第一只产品是贝莱德新视野,2021年9月7日成立,这也是贝莱德在中国公募市场的第一场仗,备受市场关注,最终募集到66.81亿元。该基金是均衡配置型基金,在全市场选股,可见贝莱德对其的期望。然而,截至11月3日,基金运作一年多亏损15.14%。
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的投资策略很简单,表示布局重点仍然在高品质成长方向,但基金的规模已经降至47.30亿元。
首发业绩不佳也直接影响到了后续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今年1月,贝莱德推出旗下第二只重点布局港股的基金“港股通远景视野”,只募集到5.73亿元。半年多过去,截至目前该产品亏损15.63%。
从贝莱德前两只基金的多份季报来看,基金经理都很少谈及其投资策略,投资者很难从信披中看到他们对市场的看法。
8月底贝莱德继续推出首只赛道主题基金及封闭期基金“贝莱德先进制造”,运行仅两个多月,目前还在建仓期,已亏损4.19%。认购规模继续缩水至3.67亿元,出师不利。
对于贝莱德浦悦丰利的募集情况,贝莱德相关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碍于合规要求,不方便透露进展。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海外基金的整体是以价值投资为主,近两年A股波动较大,整个权益市场的表现都不太好,外资也难以独善其身,也可能和外资机构在中国水土不服有关。
新人基金经理上阵
“水土不服”是市场在谈及贝莱德时最常提到的词。
一位基金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贝莱德作为全球性的资管巨头,最厉害的是ETF,但在国内布局的始终是主动管理型产品,难以看出其战略布局。
贝莱德官网披露,截至今年8月31日,公司旗下基金产品净资产总计2.43万亿美元,权益类ETF净资产规模最大,高达62.15%。
贝莱德集团的实力投研团队,一直是贝莱德基金的营销卖点之一,其在第三只产品募资时表示,由投资总监陆文杰带领,共享贝莱德集团全球投研成果,从国际视角出发为投资者寻求长期可持续的中国投资机遇。
前三只权益基金涉及5名基金经理,陆文杰也在内,清一色都是投资新人,此前没有管理公募基金的经验,也没有过往业绩作为参考。他们试水即实战,但显然市场没有留情。
正在发行的固收+产品拟任基金经理是李倩,曾在泓德基金管理债基,有5年半的从业经验,也是贝莱德成立后第一位从外部机构引进的基金经理。
对于贝莱德是否在作出改变,贝莱德方面未予置评。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