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诗萌
2022年12月3日,一个普通的、天气些许阴沉的周六早上,中国北方城市天津的街头,涌动着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出来买菜的人跟平时差不多,但人们见面打招呼的声音里带着掩盖不住的轻松和愉快;许多店铺的门口,曾经贴着“进店请使用天津数字防疫APP扫场所码,出示七日内核酸”的告示已经撤下,取而代之的是“进店扫码,佩戴口罩”;《华夏时报》记者走进一家连锁超市,问现在还看不看核酸了,店员爽朗回复“不看了,以后爱做不做吧,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实际上,这是天津部署防疫政策调整后的第一天。四天前,连续一周单日增感染人数超过1万的广州宣布解除所有高风险区,“绿码”即可通行。四天后,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将这一系列政策从特大、超大城市推及到了全国。20天后,国家卫健委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将在明年1月8日结束为期1000多天的“乙类甲管”,调整至“乙类乙管”。
从2019年12月到2022年12月,人类在对抗新冠病毒的脚步始终步履不停。今春奥密克戎流行之下,全球新增确诊人数持续下降,多个国家在经历“疫情波峰”之后受到的冲击逐渐减弱,部分国家已经放宽了入境限制和“口罩令”,许多一直深居简出躲避病毒的人们终于走出了家门。尽管我们仍然在大流行的深海上漂流,但曙光已经在远处的地平线上升起,而我们最终一定会抵达彼岸。
不能忘却的武汉
许多人还记得,2020年1月18日,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抗击非典第一人”钟南山踏上了从广州到武汉的列车。在央视的连线节目上,他掷地有声地说出“肯定有人传人现象”。那是很多人心中“2019新冠肺炎疫情”的开始,尽管在此前的1月1日,包括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内的8名“散布肺炎不实谣言者”已被依法传唤。
一场与病毒的鏖战就此开始。身为“渐冻人”的湖北唯一传染病定点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妻子身染疫症的时刻,仍然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抢救生命的第一线。1月底,他终于等来了来自全国346支医疗队、四万多名医护人员的驰援。
3月初,援汉医生刘凯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院区转送87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做CT时,问他“要不要看看夕阳”,落日余晖里,两个人手指夕阳的背影被定格了下来,成为很多人心中这苦难的一年里最为治愈的画面。
物资最为紧缺的时刻,来自意大利、俄罗斯、塞尔维亚、法国、日本等世界各国的援助物资纷纷抵达了武汉。其中,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实施委员会支援湖北高校的物资上写了一句诗句,是在遥远的唐代,日本长屋亲王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的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建立在严格的遏制、封锁措施之上,武汉抗疫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4月7日零点,百年江汉关钟声敲响,长江大桥历时76日后重开,龟山电视塔亮起了“英雄之城”的灯光。迎着朝阳,一辆辆出租车鱼贯而出,昭示着武汉的解封,熟悉的烟火气重新回归。
而在我们身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已经开始,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或地区纷纷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采取短暂封锁、口罩令等措施。其中,澳洲的墨尔本以长达262天的时长,成为全球封锁最久的城市。
终将告别的“习惯”
从2020年初到2021年底,阿尔法、贝塔、德尔塔等毒株相继成为全球范围传播最广的变异株。而中国始终以严防严控的方式应对国外输入的散发疫情,最大限度保证生产、生活秩序的正常化。
这两年中,我们有了许多新的“习惯”:2020年3月6日上线的行程码,是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必须出示的“通关文牒”,如果上面有“星号”,就代表着存在不可知的风险;去一座城市旅游,需要先去申领电子“健康码”,否则寸步难行;在公交车或地铁上,常常会有管理员提醒要戴好口罩,不要露出鼻子;逛商场、进店堂食变成了一不留神就踏入“陷阱”的探险行为,因为每扫上一个店铺二维码,都意味着有可能因为和阳性病例“时空伴随”而被居家隔离……
然而,在更具免疫逃逸能力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后,让大部分人“正常生活”变得更为艰难。2022年3月底,上海宣布分区封控,保障人口2000万人的超大城市合理运转需求的难题,落在了原本就薄弱的基层自治组织——居委的身上。
于是我们看到在电话里崩溃痛哭的“太难了”的居委书记,看到无数帮助小区采购、运输、分发的“团长”,看到采用“自杀式救援”投入上海的物流运输企业,看到因为“无证生产”被罚后群众排队购买支持的面包店,看到带着一条小狗在公用电话亭里生活了一个月的女子……
此后,更多的封控和核酸成了无奈之举。许多城市都选择了同样的足不出户、下楼核酸的封控、静默、临时管控等手段来快速抑制疫情,甚至出现“一例就封城”的现象,最高峰时有数十个城市或其中的区域都“静了下来”。千万大城市15分钟“核酸采样圈”的要求,也让做核酸成为很多人半年多的生活习惯。
“因为前一天做的核酸结果没出来,我被从公交车上赶了下来。打出租车吧,司机开了会儿又想起来看核酸,结果把我扔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半路上,换了好几辆车才遇到一个能载我到市里的。”北京市民小张将他8月份的遭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语气里是无奈。
序章以后,终章之前
没能“跑过”病毒造成的混乱与无序,在2022年11月优化防控“二十条”出台后出现了平息的曙光,到“新十条”出台时,已经成为了历史。
许多城市正在以及即将经历“发热”高峰,但先行“落实”二十条的石家庄,如今马路上的人已经渐渐多了起来。许多人都“阳过”的北京,晚高峰堵车也已重现,也有一些人已经飞到了温暖湿润的三亚,久违地自由享受着阳光和沙滩。
2023年的春节,或许仍是小心翼翼,但必将是一个有着团圆期盼的春节。交通运输部已经明确,今年春运对乘客将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实施测温。
此前,通信行程卡已经在12月12日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就在前一天下午,正在发烧的“北漂”小李在听到朋友安慰“好在今年应该能回家过年了”时,脱口而出“这日子就别‘应该’了,是‘必须’,我三年没回家了,说不过去了。”
“新冠肺炎”已成序章,“新冠病毒”终章落定之前,许多画面和声音像电影一样呼啸闪过:
是获得第五季脱口秀大会冠军的演员呼兰,选择了《明天会更好》作为他的离场曲目——那是上海解封后的6月,许多市民聚在延庆路边,曾经齐唱过的祈愿和祝福;
是有惊无险地推迟了一个月举办的2022年乌镇戏剧节,赶上了冬天浙江古镇银装素裹的初雪——在全国疫情最紧张的时刻,61场观众满坑满谷的演出后,闭幕式的大屏幕上打上了“2023年的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到时候,一定办!”的豪情壮志;
是现代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北岛在2022年出版的精选集里收录了他40多年前写的诗《走吧》:走吧,眼睛望着同一块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