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212/20221230195733wAUBFNLgl3.jpg

白肺为何变多了?转阴后胸闷咳嗽会引发肺炎吗?解读来了→

方凤娇 2022-12-30 19:56:38

新冠感染高峰,病毒引发的肺炎引起关注,“白肺”一词频频出现并冲上热搜。“白肺”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肺炎会发展成白肺?转阴之后的肺炎,又是怎么回事?针对网友关心的问题,《新闻1+1》连线专家进行解读。

为何觉得白肺变多了?

据央视新闻消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采访表示:目前我国流行株仍是奥密克戎毒株。奥密克戎致肺炎比例远远低于德尔塔和原始的毒株。但因感染人口基数大,出现白肺也就是重症肺炎患者的数量也会有所增加。其他细菌性肺炎,也就是所有重症肺炎都会引起白肺,这并不是奥密克戎的标志。

什么是“白肺”?有肺炎就是“白肺”吗?

近日,国家卫健委回应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中发现的“白肺”现象。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称,一般来讲肺部的炎症比较重,渗出比较多时,也就是白色影像区域面积达到了70%—80%,在临床上大家口语化称为“白肺”。

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治疗上现有成熟的专家共识和治疗方案主要是俯卧位通气给氧治疗,加强原发病的病因治疗,“白肺”患者中有相当部分可以好转。

转阴之后出现肺炎症状是怎么回事?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很多人感染新冠病毒两周后仍有咳嗽、胸闷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有肺炎,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部分人是之前有新冠病毒相关肺炎,由于没有做CT没有发现。对于免疫力正常的年轻人来说,有一点肺炎是可以自己康复的。

另一部分人是由于感染新冠病毒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下降,或因没有好好休息,免疫力低下又继发了细菌感染。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在7—10天后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加重,甚至再次发烧的症状。

通过查血常规,拍胸部CT,经医生综合判断,如果是原来的肺炎在恢复期,可以不用处理继续休息。如果是继发细菌感染,需要加上抗生素巩固治疗,大部分人很快能康复,不用太担心。

与原始毒株相比奥密克戎致临床肺炎比例更低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出现后,整体肺炎比例与原始毒株相比明显降低。在德尔塔之前所遇到的病例,包括原始毒株,总体肺炎的发生比例更高,有很多病人用现在的干预办法没法使病情的演变停下来。总体上看,大部分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患者病情演变是能停下来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何英利表示,奥密克戎引起的感染导致肺部病变比较轻微,但对一些高危人群、脆弱人群可能会形成肺部的病变。在新冠流行以前,每年也会收治一些“白肺”患者,非新冠病毒也可能导致“白肺”,很多患者经过治疗都能得到很好的康复。

老年人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还是由基础病症合并感染?

李侗曾介绍,前段时间患者主要是年轻人,现在老年人感染的高峰开始出现。这些老年人很多是有基础疾病的,他们感染之后容易发展为肺炎,且一般是在发病之后一周左右,症状比较明显,需要住院治疗。出现肺炎有几个因素:

一是年龄比较大,现在重症大部分是80岁以上高龄的老人。

二是绝大多数患者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还有一部分人是后期合并细菌感染,肺部的病变不是典型的病毒性肺炎,也掺杂着细菌性肺炎的表现。

老年人出现什么症状需要提高警惕?

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差,尤其是没有接种过疫苗的老年人。前期症状也是咽部痒痛、干咳、发烧,发烧温度可能不像年轻人那么高,三四天后体温高峰会下来。

但老年人往往是在第四、五天时,病毒才到肺部出现肺炎。这时有些老年人会表现出胸闷气短,尤其是活动后觉得气促。如忽视症状,第六、七天时老年人会出现明显缺氧,甚至静坐时也气促憋闷。

医生提示:感染第四、五天时,一定要多观察老人有无活动后气促、头晕,是否出现记忆力下降、爱睡觉、意识模糊、走路不稳的现象,如已出现气喘,要赶紧就医。

张文宏谈新冠易感人群防护:新春是个坎儿

此外,新春将至,但新冠感染高峰期还未结束,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如何安稳过冬?

“对于脆弱人群,奥密克戎可能会‘咬人’,所以我们需要从症状、氧饱和度、体温、脉搏四个方面对他们进行监测。”据北京日报,12月29日晚,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主办的“科学防疫,健康为民”系列科普直播讲座第一期——“科学应对新冠,健康过新年”上说道。

张文宏称,划定新冠感染低、中、高风险人群,有三个衡量标准:年龄、基础疾病情况、疫苗接种情况。具体来说,年龄在80岁以上,基础疾病稳定/不稳定,未全程接种疫苗人群;年龄在65——80岁之间,基础疾病不稳定,无论是否全程接种疫苗;年龄<65岁,基础疾病不稳定,未全程接种疫苗人群均属于高风险重点人群。中风险次重点人群则是以下三种:年龄<65岁,基础疾病不稳定,全程接种疫苗人群;年龄 65——80岁,基础疾病稳定,未全程接种疫苗人群;年龄>80岁,无基础疾病或基础疾病稳定,全程接种疫苗人群。

即将到来的返乡潮可能会对脆弱人群造成冲击,脆弱人群如何做好居家监测?张文宏给了四个指标:症状、氧饱和度、体温、脉搏。发热、咽痛、咳嗽等均属于普通症状,但是当脆弱易感人群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持久高热的高危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在氧饱和度方面,张文宏建议家中常备血氧仪,当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5%时,要引起注意。张文宏也建议大家家中常备体温计,易感人群最好早、晚各量一次体温,同时,可通过智能手表或血氧仪及时监测脉搏。

据张文宏表示,“对易感人群来说,接下来的元旦、春节是一个坎儿,需要重点保护。建议返乡人员减少聚集性活动,与未感染的老人聚集要注意防护,春节是团圆的节日,注意防护,才能开心过年。”

教育部:高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据中新网,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30日公布,其中提出,高等学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校内重点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核酸或抗原检测。除跨地区返校入学外,高等学校师生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不要求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健康查验办法,由属地或学校征得属地同意后作出规定。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条件,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师生筛检、轮检、抽检等适宜的核酸检测,师生出入校门无须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须提供核酸证明。(来源:央视新闻、《新闻1+1》、北京日报、中新网;整理:方凤娇)

编辑:李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