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303/20230311160833sEeUbqTCrj.png

海洋渔业碳汇潜力巨大,全国人大代表严可仕建议在福建开展渔业碳汇交易试点|聚焦2023全国两会

刘诗萌 2023-3-11 22:03:58

本报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五年来,中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3年将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实现“双碳”目标,一方面要做好碳排放的“减法”,另一方面要做好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加法”。因此近年来,能够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林业和海洋在碳汇方面的价值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

本次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福建省委会主委严可仕建议加快完善渔业碳汇标准体系,加强渔业碳汇方法学研究,进一步摸清渔业碳汇规模和底数,开展渔业碳汇标准实施试点,为渔业碳汇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特别是建议在福建开展渔业碳汇标准实施试点,支持建设福州渔业碳汇综合示范区,推动渔业碳汇核算技术、方法学、标准的应用实践,让海洋渔业碳汇开发及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路径、有方法、可操作。

海洋碳汇的探索

相比陆地上的“绿色碳汇”,海洋碳汇具有储碳量大、储存时间长等特点。特别是碳封存时间,陆地绿碳生态系统往往只有几十年,而海洋养殖贝类固碳时间可达数千年之久。并且,中国也具有发展海洋渔业碳汇的突出优势,多年来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21年全国海水养殖面积2025.51千公顷,其中贝类和藻类合计占比超70%;海水养殖产品产量2211.14万吨,其中贝类和藻类合计占比超80%。

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进,各地也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在制定出台海洋碳汇标准上进行了探索实践。

严可仕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福建作为海水养殖大省,海岸线曲折,在海洋碳汇标准探索实践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在海洋碳汇研究方面,福建不仅利用省级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实施了多个海洋碳汇研究项目和课题研究,还开展了“蓝碳”调查与评估,在三沙湾霞浦海域选择大型藻类(海带)开展碳汇调查和评估试点。此外,福建建设了福州渔业碳汇综合示范区,打通渔业碳汇从开发、认证、交易到抵消等关键环节,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海洋渔业碳汇研发平台建设、方法学研究及成果应用等。

另一方面,在海洋碳汇交易上,除了有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这一经过备案的温室气体资源减排交易机构外,福建下属福州市连江县还完成了全国首宗15000吨海水养殖碳汇交易项目,并在2022年9月发布全国首个海洋渔业碳汇建设体系,另外莆田市秀屿区也在双壳贝类碳汇交易上进行了探索。并且,福建还开展了碳汇在司法领域的先行先试,全国首例以海洋渔业“蓝碳”赔偿渔业生态环境损害的案件就在福州执行。

建议在福建设立试点

不过纵观全国来看,目前海洋渔业碳汇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尽管自然资源部批准了《养殖大型藻类和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法碳储量法》《海洋碳汇核算方法》等部分渔业碳汇标准,但整体上体系尚不健全,落地实施还存在“堵点”。

例如,海洋渔业碳汇交易未纳入国家统一碳交易市场,未能发挥市场机制和金融政策等要素的积极作用;渔业碳汇方法学研究还需要深化,碳汇监测、计量、核查、评估体系有待建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待形成;渔业碳汇试点工作亟待开展,产业链条也有待健全。

对此,严可仕建议,首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相关部委,做好渔业碳汇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体系。围绕渔业增汇技术与管理、碳汇监测与计量、核算与认证、碳汇交易、评价与改进等环节和要素,开展渔业碳汇方法学研究,建立健全渔业碳汇标准体系。

其次,要摸清渔业碳汇规模和底数。由自然资源部牵头,组织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开展全国渔业碳汇资源摸排,核算渔业碳汇涉及的品种、数量,计算全国渔业碳汇规模。

此外,他特别建议试点推动渔业碳汇标准实施。建议选择在福建开展渔业碳汇交易试点,打通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引入碳汇金融,探索打造海洋碳汇经济全产业链,支持福州渔业碳汇综合示范区建设,打通渔业碳汇从开发、认证、交易到抵消的关键环节。

与此同时,还要深化与沿海国家和地区在渔业调查、保护和碳汇等领域合作,逐步建立被国际认可的渔业碳汇增汇理论、方法和实现路径,主导国际渔业碳汇发展走向,提供渔业碳汇中国标准,推动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