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云资讯号内容(该账号现已注销)
本报记者 卢梦雪 冉学东 北京报道
“看到群里有人说这个平台不错,赚了不少钱,又请了大明星代言,感觉挺靠谱的,就前前后后在平台买了很多藏品,结果现在钱提不出来了,藏品也卖不出去了。”
发出上述感慨的是数字藏品平台“魔方云数藏”的用户赵焕(化名),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像他这样的平台用户还有很多,“前期给我们‘画饼’让我们花钱,后来转让平台直接摆烂,现在想想,一切都是套路。”
乘着元宇宙的东风,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数字藏品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发展期,互联网企业、媒体、文交所等平台迅速入局,平台、创作者、IP方纷纷入场。一些资金盘也趁机钻了空子,无资质、运营不完善的数藏平台层出不穷,打着“高额回报”的旗号吸引玩家入局,并频频出现价格暴跌、提现难以及跑路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消费者投诉举报数据显示,2022年,数字藏品(NFT)等新模式的相关投诉达到了5.97万件,而2022年只有198件。
玩家狂热入场
一幅图,一张电子票证,一个3D模型,一旦贴上“数字藏品”的标签,价格瞬间暴涨数十倍;一个简单的“兜底”回购承诺,一个简单的“明星代言”,就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玩家进场,数字藏品平台一本万利的生意经是如何打的?
多位投资者向记者回忆起2022年上半年在魔方云数藏投资的那段日子,“会有机构入场”、“会开放二级市场”、“会保底回购”、“会回馈老用户”成了吸引他们的关键词。
魔方云数藏是一家数字藏品发行、交易平台,成立于2022年,注册公司为杭州魔方云文化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响。记者注意到,魔方云数藏曾在公众号使用知名影星进行宣传。
记者根据几位投资者提供的资料,结合魔方云数藏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内容发现,为活跃用户,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入场,魔方云数藏曾推出了“赋能”、“拉新”、“秘卡合成”等多种玩法。
以拉新福利为例,如果老玩家拉新用户入场,按照邀请到的新用户数量,将获得平台赠送的不同等级的数字藏品,而新玩家“入金”购买藏品达到一定数量也可以获得对应的藏品奖励。
“李响常常在群里发布他购买的藏品的信息,也会号召大家购买,平台也常常推出一些盲盒空投、发红包、合成秘卡的活动。”陈沅(化名)向记者讲起2022年5月她刚刚加入该平台时的场面,工作人员常常组织一些活动调动大家投资热情,“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获得特定奖励,一开始说要给现金,后来大家不同意,就改成了赠送藏品。”
浙江的大学生肖力(化名)也是被同学高涨的投资情绪所感染,逐渐走上靠数字藏品赚钱的“致富路”。受到魔方云数藏平台保底回购、赋能福利的诱惑,他于2022年6月成为魔方云数藏的“玩家”。
“室友也是看到了很多公众号、QQ微博还有各大微信群都在宣传魔方云数藏才加入的。”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成为玩家加入魔方云数藏的微信群以后,平台的人说老用户以后能有大福利,藏品价格也会翻倍增长,“大家都在说冲冲冲,买买买,我们也就心动了,现在我还有近百个藏品在账户里。”
赵焕则是其中投入最多的玩家之一,他在2022年4月底了解到魔方云数藏,根据他的表述,前后他在平台有8—10万的投入,“当时还在上大学,现在还有一万多的信用卡负债。”
火热的“营销”
“因为一开始李响说会开二级市场,后续会有机构入场,藏品价格会翻倍,所以很多玩家之间就开始通过转赠,私下在闲鱼、Xmeta等平台进行藏品交易,实际收购价格远远高于藏品的发售价,而且越火爆的藏品价格越高。”陈沅告诉记者。
以龙女赋能卡为例,该藏品的平台展示价格为1499元,但玩家私下交易的价格可能达到2666元。
赵焕向记者展示他在闲鱼购买的龙女赋能卡
“最贵的时候能达到五六千元呢。龙凤玉和时空之门系列的溢价也能达到500元。”有投资者表示。
于是,随着玩法的不断升级,用户手中积累的藏品数量越来越多,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对“开放二级市场”的呼声更加迫切,“起飞”成了众多用户心中美好的愿景。
记者注意到,去年7月10日,魔方云数藏全面开放了二级市场,用户可以在交易市场上架藏品,参与买卖,但付款需事先充值到平台钱包。同时,藏品在二级市场交易,魔方云一次收取交易金额的5%作为运营管理费。
魔方云数藏同时在当天开放了新活动,用户在当天购入藏品,并持仓达到约定期限,即可获得平台额外赠送的藏品。该平台同时在特别声明中指出,如果藏品价格过低,官方将进行“保底回购”。
魔方云数藏在开放二级市场的公告中提到“保底回购”
但上述并未给市场激起太大波澜,也未达到众多用户期待的“起飞”盛况,当天大量藏品“破发”,且其价格低迷状态长期持续,这引起了玩家极度的不满。
“二级市场开了之后转赠功能就关闭了,展示的价格是多少就是多少钱交易,而很多藏品都是用户高价从其他用户手里高价收来的,有的藏品能低于之前私下收的价格的10倍左右,所以用户肯定很不满。”陈沅指出。
有投资者告诉记者,由于对平台失去了信心,为发泄对该平台的不满,部分用户选择低价挂售藏品,这对藏品价格进一步造成了冲击。
“但不挂低价他们就出不掉,怕藏品烂到手里,就想出货走人,但大部分人没跑掉,因为亏损太多了。但李响很生气,还骂了我们带头的几个人。”上述投资者笑着说道。
为稳定投资者情绪,上述投资者称,后来李响开始和用户商量找人“拉盘”。
“但被用户骂了一顿之后决定不拉了,那个帮他拉盘的人也上当了,买了一两万元的货,最后没人接,也不拉盘了。但这件事之后平台就没什么动作了。”陈沅回忆。
平台“转让”
“平台现在已经不能提现了,没人运营了,我的藏品也不会再有人买了。”陈沅无奈道。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去年7月17日,开放一周后,魔方云数藏关闭了二级交易市场,7月18日,发公告关闭了藏品大厅。
在关闭藏品大厅的公告里,魔方云数藏提到将配合海南游族数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南游族数藏”)进行数据审查和项目对接,如审查完毕,魔方云数藏项目将由海南游族数藏进行全权负责。
赵焕回忆,此后没多久,魔方云数藏就说把平台“卖掉了”,平台名字进行了更换,工作人员也很少再发声,再后来,平台充值提现功能也关闭了。
魔方云数藏官网已改为游族数藏,记者3月初截图
“100元以上才能提现,但是你不满100也没办法充值,就相当于钱取不出来。而且二级市场关了,平台也没有人再来运营,很多藏品只能砸到自己手里。”投资者在群内吐槽。
记者在天眼查平台注意到,已有投资者对魔方云数藏提起了诉讼,且已在公安机关立案。
3月10日,记者联系到了法人李响,李响表示,平台已经转让,他不清楚接手公司的联系方式,“这些已经和我没有关系了。”
“他(原告)说他消费了8万多元,但只能提供到1600多元的发票,为什么?你别被他骗了,实际他在我这的消费就1600元钱。”面对诉讼案件的询问,李响激动地反问记者。
记者调查了解到,许多投资者在该平台直接购买藏品所花资金其实并不多,多数资金投入来源于玩家之间的私下交易,这也成了判断该案件具体涉案金额的难点之一。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虚拟货币及数字藏品领域资深人士刘扬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当前数藏平台投资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困难普遍有4个原因。一方面,投资人刑事控告时,公安机关往往以经济纠纷为由不受理、不立案;另一方面,在民事起诉时,受到“谁主张谁举证”规则的规制,投资人限于客观情况,很难全面收集平台侵权的证据,需要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此外,刘扬向记者坦言,民事起诉往往周期较长,具有一定的法律专业门槛,投资人往往限于诉累。且在民事诉讼当中,由于合同行为具有相对性,用户的场外交易很难归责于平台,无法对平台直接提起诉讼,这两个原因也是许多投资者难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因素。
“针对此案件来讲,平台法人是否将平台转让其实并不影响其犯罪事实的处理和认定,但是这通过民事诉讼及单个人的力量很难解决,如果有涉嫌刑事犯罪嫌疑,需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通过侦查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刘扬指出。
此外,对于难以判断用户私下交易的资金与平台宣传的关联性的问题,刘扬也建议,投资者可以尝试组织在一起,将相互间的资金流向梳理清楚,并向公安机关提交书面控告书,按照犯罪构成详细分析平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推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玩家之间为什么产生交易?这与平台的操作是否存在一定关联性?这是问题的关键。归根结底,玩家之间的交易与平台宣传和营造的赚钱效应是分不开的。”刘扬强调。
国内监管趋严
看着藏品变现愈加困难,平台“转让”再也找不到人,充值提现功能也逐步关闭,投资者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入了“坑”。
赵焕向记者感慨,如今回忆起当初的事件,才如梦初醒,“平台有上帝视角,价格涨跌、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操纵中。”
3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消费者投诉举报数据显示,2022年,数字藏品(NFT)等新模式问题抬头,监管难度加大,相关诉求5.97万件(上一年仅198件),主要集中在不发货、不退款、恶意哄抬价格、收取高额手续费、随意封禁消费者账号等。
记者注意到,去年4月魔方云数藏业务刚开始展业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机构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提出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而魔方云数藏“转让”之际,国内数字藏品监管政策正进一步收紧。
去年6月末,在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牵头下,近30家机构联合在京发起《数字藏品行业自律发展倡议》,“反对二次交易和炒作、提高准入标准”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共识。
后续,上海、北京、成都、河南等多个地区发文,对数字藏品相关产业进行规范,提示投资者防范相关风险。
同时,随着监管的加强,数藏平台逐步出清,行业正进入“合规调整期”。
据公开报告,截至2022年8月,国内数字藏品平台总量超过1000家,而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9月至少有21家数藏平台发布清退公告,11月至少有30家数藏平台发布清退公告。腾讯旗下数藏平台“幻核”也在此期间正式关停。
“虽然目前尚没有数字藏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但实际上很多数藏平台的圈钱套路并不新鲜,如果平台的行为构成犯罪,亦应当受到我国刑法规制。”刘扬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举例,该罪有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性”的认定。单从这个罪名来看,如果数藏平台有保底回购、销售返利、拉新提成等行为,就可能符合利诱性的特征,即“承诺保本付息或者给付收益”;此外,开放二级市场将数字藏品金融化涉嫌非法金融活动;其通过社交平台公开宣传,造成大众广泛参与并损失也符合“公开性”和“社会性”。
但毋庸置疑的是,规范数字藏品投资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必然十分重要,但投资者也需理性投资,避免投机炒作,打破“一夜暴富”的幻想。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