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303/202303150951010KWRLC1Pvq.jpg

重提民营企业家的“四千精神”!总理记者会上的回答透露了什么信号|聚焦2023全国两会

刘诗萌 2023-3-15 11:07:32

本报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国务院总理李强的一句话,让四十年前长三角地区流传的“四千精神”重新成为网络热词。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谈到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时他指出,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也依赖客观条件,但更需要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希望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再出发。

“说到这里,我不由想起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他说。

“总理在首场记者会上重提‘四千精神’,是要为民营企业家们鼓足信心,激发他们的干劲。”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科技部主任、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四千精神”从何而来?

李强是浙江温州瑞安人,曾历任温州市委书记、浙江省省长、江苏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等职,在民营经济发源地长三角地区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此次他提到的“四千精神”,也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家们在技术、资金、人才都缺乏的背景下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市场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关于“四千精神”的概念,在江苏和浙江省有两个大体相似的说法:一个就是浙江温州、绍兴等地区的“四千精神”;另一个则是江苏无锡等地流传的“四千四万”精神,即跑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与“前者只在“千方百计”和“千家万户”上有些许区别。

而追溯这一精神的来源,《华夏时报》记者查阅资料时发现,时间最早的一个说法是原无锡县(现无锡市锡山区、惠山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农村工作部部长曹柏楠在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办公室主办的《世纪风采》期刊上撰文提到的,1973年2月在原无锡县物资局召开的一次供销后勤工作会议上,副局长孙耀根作工作报告时谈到了“四千四万”精神:供销员走南闯北,足迹涉及大半个中国,“跑遍千山万水”;每到一处,既要找负责人又要找经办人,一次不成就二次、三次地连续找,不在单位就到家里找、不在家就守在家门口饿着肚子等候,物资搞到了又得找掌握车船运输工具的负责人,办成一件事不知要找多少人、磨多少嘴皮子,是谓“走进千家万户”和“说尽千言万语”;经常乘车无座位、三餐饱一顿饿一顿、住宿往往睡浴室甚至在车站码头打个盹,也就是“历尽千辛万苦”。

除此以外,浙江的温州、绍兴等地对“四千精神”的来源也有所阐述。温州的说法是,1985年5月,《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题为《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长篇报道,并在评论员文章中将温州模式”概括为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绍兴方面则提到,1986年9月,绍兴向1.3万余名乡镇供销员发出关于开展以“五比五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书,要求供销员发扬“千家万户、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鼓足实劲,迎战困难,努力奋斗。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四千精神”?

除了追溯“四千精神”从何而来外,厘清“四千精神”的现实意义往往更为重要。改革开放45年后,当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为何我们仍需要“四千精神”?

“确实,去年有段时间,社会上有一些不正确的议论,使一些民营企业家内心感到忧虑。其实在发展民营经济这个问题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确的。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作了强调。对此,我们是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的。”李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

他指出,从发展空间看,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多新领域新赛道有待开拓,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民营经济一定是大有可为的。同时呼吁,民营企业家在新时代谱写新的创业史。

实际上,以“四千精神”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精神虽然近些年很少被提到了,但它从未消失,而是早已内化成一股精神力量。曾经在民营经济发祥地浙江台州进行过深入调研的王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改革开放初期江浙一带有许多“星期日工程师”,就是浙江企业家在早期发展中从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请工程师或高校老师来帮助他们出谋划策,让先进理念和技术帮助民营经济发展。实际上,现在同样有企业家用创新飞地、股权激励等方式从大城市请来人才进行技术创新。例如,他调研的一家台州民营企业,在杭州设立了研发中心,还专门收购了一家机器人企业来做数字化转型;另一家缝纫机械头部企业远赴意大利、德国等地收购欧洲自动化技术,实现创新升级。“这都是‘千方百计’创新精神的一种延续。”他说。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两会期间,多个高级别会议都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2022年12月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也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