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303/2023032416525636WdpD2S0k.jpg

华夏时评:增长步伐不改,外部冲击可控

本报评论员 2023-3-24 19:14:25

不经风雨,不见彩虹。

既然是百年未有大变局,就难免有大风大浪,就在眼下,美联储继续加息,硅谷银行和瑞信危机未停,高科技卡脖子动作不断,一连串外部冲击,就这样摆在了我们面前。好在,办法总是比问题多,“定下心来,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经济应对所有冲击的基本原则,有困难,就一一拆解。

3月23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75%至5%,这是美国自2022年3月以来第九次加息,也是其2007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无论口头表述,还是实际行动,美联储的首要目标,还是抑制高通胀,哪怕过去几周美国银行业出现混乱,也没有改变其初衷,要说影响,也就是比原来可能加50个基点的计划打了个折扣。

美联储被称作最有影响力的央行,它的持续加息,等于给全球市场加息,影响的是全球市场需求和增长,自然会影响到中国的出口,这是其一;而近期美国硅谷银行的危机以及欧洲银行瑞信的危机,尽管都有自身风险把控失误,但多多少少也和美联储持续加息相关,小规模的危机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会不会出现2008年雷曼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从而给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带来更大的冲击,这是其二。

准确地讲,这里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从美国对硅谷银行和其他银行,以及瑞士对瑞信的迅速出手说明,雷曼引发危机的教训是深刻的,各国政府现在的反应是及时的,这是其一;而小银行引发的市场信贷紧张,美联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加息力度变小,在就业和通胀目标之间有了新的平衡,这是其二;最后,即使出现最坏局面,也就是出现外部金融危机,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也不是没有办法穿越风雨,这是其三。

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以及硅谷银行爆雷的当口,中国央行还超预期地降准,就是中国经济可以稳得住走自己的路的最好证明。

再来看,美国政府持续在高科技领域给我们“卡脖子”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听一听北大国发院姚洋院长的回答,在最近一次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姚洋承认,美国针对中国的技术脱钩肯定是真实的,而且不断加码,但对于中国来说影响相对是可控的,而且正是因为在高科技芯片领域受到冲击,中国企业才会去冲击7纳米、5纳米、3纳米的芯片。

专家的意见是乐观的,我们的预期也是如此,中国不仅有最大的市场,也是高科技产品的大市场,在最新的机构改革方案中,重组科技部,又一次强调了在关键领域发挥举国体制,有市场,有大投入,卡脖子的解决只是时间问题,中长期而言,这些冲击依然可控。

最后再来看看,最前沿的创新领域,中国也没有那么落后,chatGPT固然能力超群,但中国版的人工智能,也没有落后多少身位,尤其是大型人工智能所需要的云计算和算力基础建设,中国一点也不差,反而是处在超越甚至领先水平。

重视实体经济,重视制造业,其实,重在鼓励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这些高端制造业的投资,正是中国版chatGPT最坚实的后盾,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说,外部冲击可控,增长步伐不改。借用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话来说,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是5%左右,但中国经济增长有8%的潜力,只要没有黑天鹅,最后很可能是6%左右的结果,甚至是更高一点。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