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涛 (图片来源:E20论坛)
本报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上午听到有嘉宾提到ChatGPT,我当时心血来潮,要不要问文心一言对水务行业的想法?”在3月23日由E20环境平台主办的“2023(第二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百度智能云水务业务部总经理李超播放了一个视频短片。
截图来自视频短片
在短片中,一周前刚刚正式上线的百度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回答了包括水务行业的发展方向在内的三个问题。它认为,未来水务行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市场化改革、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多元化竞争格局、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水务行业是环境产业的一个细分领域,也是城市基本服务行业之一,包括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多个细分环节。尽管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超过20年的市场化历程,环境产业自身的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行业门槛也很低,是一个“伟大但不强大”的产业。
当前,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为各个领域带来深刻的变化,而环境产业也走到了一个服务、技术、装备需要全面产品化转型的时代。智能化是否能够助力环境产业解决转型难题?E20 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傅涛认为,环境产业要实现价值集成,避免低端内卷产生的支付坍塌,标准化和智能化是转型的核心要素。
环境产业“第三次浪潮”
传统意义上,水业领域乃至整个环境是政策性拉动的行业。傅涛指出,过去20年中间,环境行业曾经经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由政府改革、政策推动的,持续了十年。2004年,建设部发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拉开了供水、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序幕。不过,当时许多企业受政策推动匆匆下场,从整体来看,产业并没有做好应对改革的充分准备。
第二次浪潮则发生在2013年。自从2012年十八大召开以来,生态文明被写入“五位一体”的战略目标之中,受到了无以复加的重视。2013年,环保企业开始被资本市场追逐,企业上市后市值飙升,碧水源还达到了创业板市值最高峰。然而随着PPP泡沫的破裂,一些明星企业破产重组、更换实控人。因此,在第二次由资本市场推动的浪潮里,环境产业也没有准备好,推动方向不是行业想象的方向,出现了很多“先烈”。
整体来看,环境企业仍然处于非常低的产业阶段。“在咱们行业谈‘产品’是很难,”傅涛向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指出,环保行业没有经历产业化过程,就被市场化洗礼、被资本化催生;产业没有长成,就被赋予重任;虽然有产业龙头,实际上产业化水平非常低,劣币驱除良币。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此外,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环境行业也将在“抢发展”的热潮中获得新的增长。
傅涛认为,当前环境行业应该掀起一场提升产业化水平的“第三次浪潮”。一方面要做产品,环保企业要把服务、技术、装备做成产品,并且开发自己的产品,建立自己的产品品牌;另一方面,要通过实现标准化和智能化来固化用户价值承诺,并服务产品化的智能升级。
智慧水务前景广阔
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海飞将技术的突破视为未来水务行业发展的机遇之一。他在会上指出,目前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成熟和 5G 技术普及推广,加快推动产业技术 变革,聊天机器人、ChatGPT 等火爆互联网,为智慧水务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带来更多的思考。
他介绍,粤海水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化技术,打造了智慧水厂、智慧工程、智慧客服等一站式智慧水利水务解决方案。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为例,粤海水务将智慧特点贯穿工程设计、建造、运维全过程,与互联网、AI 等先进技术应用,构建水利工程、调水工程一体化管理平台,此外还探索了无人泵站、智慧水厂、智慧污水厂等。
此外,另一家水务明星企业碧水源也积极打造水务智能模式,建立了一个数据中心、两个应用平台、三个领域系统构成的智慧水务系统,实现统一标准实现生产数据适时采集、集中分析。
除了传统水务公司积极布局智慧水务相关赛道外,华为、腾讯、百度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先后进军了这一市场。
李超介绍,百度2020年正式进入智慧水务行业,希望利用过往十几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积累的技术,帮助水务行业越来越智能化。例如,为小浪底项目打造了整套一揽子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从设备层到边缘计算、到PaaS等;为泉州水务集团构建水务大脑,降低8%能耗、2% 管网漏损,提高了 5%人员效率;帮助白云水务局构建一整套设备感知系统,包括防汛、水利工程、江河湖泊管理等等,具备标准化规模化交付能力。
此外,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希望文心一言不仅作为一个通用型产品,还能真正融入水利和水务行业当中。百度过往几年有很大的算法能力,可以和水务场景融合,打造适合这个行业的数据模型算法,这些数据模型算法和传统机理模型融合在一块,将为行业效率提升带来更大的价值。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