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车间
本报记者 陆肖肖 金华报道
在光伏行业超景气周期下,光伏企业的智能化进程也在加速。近日,《华夏时报》记者走进晶澳科技的义乌基地,在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在巨大的车间内,一列列整齐的机械手臂,智能机器人在车间内自动游走,一座超大型智能立体库已经实现了全制程自动化,光伏 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的应用,为行业降本增效提供了助力。
智能化、数字化提速
据介绍,义乌晶澳共建有两个5GW电池车间,采用先进的智造设备,全线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数据化,其中智能AGV的应用直接使每个车间用工缩减近400人,人工效能提升30%以上,系统能耗降低10%以上。
记者在组件车间内看到,一列列机器人整齐划一,随着机械手臂的有序操作,激光划片、单焊、串焊、叠层等工序自动完成,车间内工人数量并不多,仅在检测包装环节有一些人工操作。在电池车间看到,产线设备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设备和产品数据自动上传到基地管理中心,技术和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生产信息。AGV 小车有序运作,自行完成产品的装卸,工作人员介绍,AGV小车已经规划好区域和路径算法,自动识别路线、自动运输,激光识别障碍自动躲避,大幅减少了一线工作岗位,节省的人力可以投入到更有价值的技术工艺、设备等工作。
晶澳科技义乌基地负责人杨总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义乌基地提前一年半建成大量采用了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缓解了对工作人员技能的依赖,短平快的实现了产能快速爬坡。如果没有自动化建设,人员的培养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通过自动化,或者通过流程业务的优化重组,可以降低企业对员工数量的依赖,提升流转效率、业务效率。
杨总进一步表示,义乌基地设计之初,产能是年产10GW高效电池+10GW高效组件,但实际上通过提质增效,目前实际产能要远高于当初设计产能。未来要实现无人工厂,可以进一步减少单调重复性劳动,降低技术经验工人的数量,提升数字化程度,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智能立体仓储
2021年,晶澳科技在义乌建成了当时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厂房,行业内规模最大、吨位最大的智能立体仓储。也是与供应商协同开发、应用的光伏行业首个智能化立体库,实现仓储管理全程无人作业,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记者在现场看到,智能立体仓储类似于一个巨大的立体停车场,每个货物都有自己的库位和相应的编号,整个仓库内并没有人员和叉车,仅有堆垛机上上下下堆放、运送货物,实现了无人作业。操作平台上,仅有三四名监控人员。据工作人员介绍,立体仓库和生产车间联通,组件成品会经传送带直接入库,无需人工作业。
杨总谈到,“以前没有智能立体仓储时,需要一个大的周转场,按时间将货物拉出来排好,发货时按订单去拣货,拿扫码枪一个个去扫,有的货物还可能在外租仓库,发货效率极低。可能发货车辆要等24小时,就是为了找一箱货。智能立体仓储投入使用后,只要在仓库电脑上输入组件的条形码,货物就会自动提取出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升了库存管理效率。智能立体仓储是行业首创,也带动了行业的发展进步。”
晶澳科技在年报中也提到,公司已将数字化、智能化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着力推进和提升在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切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
稳健增长,持续盈利
晶澳科技近期发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729.89亿元,同比增长76.72%,实现净利55.33亿元,同比增长171.40%。在成本和运营的把控方面,晶澳明显优于同行业几家头部企业。
晶澳科技副总裁兼董秘武廷栋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各个企业的销售策略不一样,晶澳基本上还是坚持以盈利为目标,同时兼顾市场份额。随着新产能的释放,自动化程度越高,生产成本就越低。
武廷栋分析,公司的采购成本也在严格管控,晶澳奉行共生共赢,与上游供应商本着长期合作的原则携手共赢。资料显示,晶澳的运营效率较高,各个环节之间相互配合,周转率高于同行业,资金、运营效率大幅提高。
在光伏行业,晶澳科技以稳健著称。对于晶澳科技是否有谋求行业出货量排名第一的问题,武廷栋表示,“晶澳从来不争出货量第一,我们坚持稳健增长,持续盈利,争取企业综合竞争力第一,做百年企业。”
在p型转n型的十字路口,晶澳科技也一直投入巨大来引领下一代技术方向。公司积极布局 n 型产品生产能力,武廷栋介绍,按照公司产能规划,2023 年底组件产能将超80GW,硅片和电池产能将达到组件产能的 90%左右。公司的异质结电池中试线已经运行一段时间,会视中试线的转换效率和生产成本情况决定未来公司在该技术路线上的产能规划。按照规划,截至 2023 年末公司 n 型电池产能将达到近40GW。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