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诗雨/摄)
本报记者 苗诗雨 李贝贝 北京报道
作为能源领域重要部分,“碳大户”热电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减碳降排成果如何,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成为近期来行业内关心的主要问题。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走进国家能源集团京燃热电(下称“国能京燃热电”),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唯一在京生产单位,记者通过现场调研了解到,近年来通过“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手段,国能京燃热电实现了燃气机组烟尘浓度、二氧化硫污染物近0排放。
调研过程中,就“双碳”目标下热电企业未来如何更好降碳发展,国能京燃热电主要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科技创新和智能化能更好促进热电企业节能提效。
此外,作为国家能源集团二级公司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电电力”)也表示,目前在低碳发展基础上,国电电力也在推动向综合能源供应商的转型。
燃气轮机超低污染物排放
(“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苗诗雨/摄)
热电企业如何降低碳排放,一直是中国“双碳”工作中重要一环。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走进了国能京燃热电,了解到其厂区内节能减碳工作成果显著。据国能京燃热电方面透露,目前园区运行一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天然气为燃料,总装机95万千瓦。
据介绍,“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包含两台燃机,一台汽轮机。运行过程中,两台燃机直接燃烧天然气拖动燃机发电,过程会产生大概600度左右高温烟气,烟气余热进入锅炉中,加热蒸汽驱动三号汽轮机进行发电。整体燃机利用效率接近59%,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碳排放强度。
谈及污染物的超低排放,国能京燃热电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燃机的快速启停为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支撑,为双碳目标做出了贡献;智能化及科技化在国能京燃热电厂区的应用方面。
据国能京燃热电主要负责人介绍,园区内燃气机组搭载一键启停,实现了机组启停全过程自动化控制;44项日常操作由智能化自动化操作,提高操作精度等智能化手段,通过智能化技术应用提升了机组效能。
记者留意到,5月10日下午14:05分左右,国能京燃热电厂区内的排放数据显示,烟尘浓度及二氧化硫排放近乎0,氮氧化物数值为11.63。
热电企业如何降碳?
不过,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中,热电排放量占到总量40%左右。
从热电行业整体节能减碳角度来说,全应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满承波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热电行业的低碳发展思路区别于传统火电,由于热电生产的体量相对较小、需求波动较大、资源条件限制,其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兼容存在一定难度。综合来看,目前整体热电行业的低碳技术、生产运行水平、标准化制定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换言之,在实现碳达峰关键期和窗口期,热电企业如何更好实现低碳发展,仍旧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满承波向记者分析道,考虑到风电、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目前热电企业通过科技化及智能化手段助力减碳可行性较强。例如智能控制可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升生产数据感知能力和生产状态分析能力;借助强大算力实时计算系统能效,提升整体生产运行水平;智能设备监测和巡检通过感应设备和系统升级、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手段实现机组24小时不间断动态监测等。
(国能京燃热电智能化操作系统;苗诗雨/摄)
记者在实地走访国能京燃热电时留意到,在京燃热电开放式办公厅内,整个操作系统智能化特征显著。
满承波向记者列举道,目前热电生产的锅炉设计热效率一般在90%以上,但在热电厂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管理、设备、运行等各方面因素,实际运行的热效率大多会降低2至3个百分点。在满承波看来,这一效率的损耗,也可以通过实时效率监测和各单位因素的控制等智能化手段介入,提升生产效率。
“目前热电行业每年消耗约7至8亿吨标准煤,若能够提高2%至5%左右生产效率,也能节约大致1500至3000万吨标准煤,就节能减碳来说,还是十分可观的。”满承波表示,从技术路线上来看,智能化手段应用提升生产效率,还是热电低碳发展可行的技术路线。
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型或成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双碳”推进中,国家政策层面也多次提及加快推进能源企业向综合服务商转型。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重庆燃气等多家公司推进转型。
在实地走访国能京燃热电过程中,《华夏时报》记者也了解到,国家能源集团二级公司国电电力方面,近年来除了推进集团多家下属单位节能减排外,国电电力也在推动综合能源和新能源转型发展。
数据显示,国电电力2022年公司综合能源项目投产31项,共核准电源项目2854.4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项目1620.43万千瓦。国电电力也向记者透露,未来将加快推进CCS/CCUS、氢能、混氨燃烧、规模储能储热、干热岩发电等核心技术攻关。
不过,满承波向记者提示道,从能源发展来看,热电企业向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型是可行的,但热电企业转型要关注需求与供给侧的匹配。在满承波看来,当前热电企业综合服务具备供给侧条件,但需要结合具体服务地区的实际情况,配合需求因地制宜,同时也需要各地区政策和统筹规划。
责任编辑:张子鹏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