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一带一路”,正在开花结果。
5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欧亚经济联盟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并致辞,习近平指出,“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个倡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5月25日,一组来自商务部的最新数据,又一次证实了这一点,今年前四月,中国汽车出口149.4万辆,同比增长76.5%,其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36.4亿美元,增长1.2倍,占比45.9%;向发达经济体出口124.1亿美元,增长1.2倍,占比41.8%,在此中,新能源汽车的贡献,又是一个最重要的增量,1—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整体出口金额的比重提升到了42.9%,对汽车出口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51.6%。
这可不是一组简单的数据,分析其背后的大趋势,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十多年来对中国的贸易贡献一直在默默增长,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紧缩货币政策需求下滑导致对中国的贸易贡献下降的对比之下,“一带一路”硬是非常亮眼地撑起了半边天。
如果,第一季度数据出来,我们还在有些许惊讶,很可能,上半年数据甚至2023年全年的经济数据定论之后,我们会更自然地发现,“一带一路”就是在中国外贸的出口方向上,形成了一个切切实实的结构性变化。
再来仔细分析25日商务部的这一组汽车出口数据,可以有好几个推论,第一个,是“一带一路”推动的中国出口的量,撑起了半边天,第二个,是汽车尤其是新能源车这样的高端制造业,撑起了半边天。
一方面,是中国出口的大方向上,传统的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比例份额的结构性变化,另一方面,是中国出口的产品上,由十年、二十年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端制造业产品转变的结构性变化。
新的方向,新的增长,这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部分,在大的宏观背景之下,论证了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甚至不止是必要性,而是唯一的正确道路。在此背景之下,政府和企业要如何顺应,才是今后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要思考的最重要的事情,要知道,这不是一个短期的出口数据变化问题,而是一个长期的出口趋势变化的问题。
当然,出口的结构性变化,是一种优化,新的增长点固然好,原有的增长点也要稳住。
5月2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美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期间,会见了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和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中方特别就美对华经贸政策、半导体政策、出口管制、对外投资审查等表达了重点关切。
在复杂的形势之下,中国的高端制造业,一方面,要在技术研发上,独立攻坚克难,另一方面,还是要借助后发优势,学习消化吸收欧美最先进的前沿技术,更充分地利有市场化来推动技术进步。
要发挥出一个巨大的中国国内市场的潜力,要借力一个巨大的“一带一路”市场的潜力,还不能放弃本身就巨大的发达国家市场,有市场需求,就会有技术升级的要求,就会有发挥出中国制造哪怕是高端制造的成本优势。
不管国内国外,还是欧美或者“一带一路”,市场就是市场,需要按照中国现有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现在就是要一心一意向产业的高端升级,搞高质量发展, 这是真正的战略问题。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