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306/20230602174115AX3Tk5JSDj.jpg

华夏时评:稳就业调预期,强化民企发展信心

本报评论员 2023-6-2 20:11:43

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短期经济波动也需要持续发力的促内需政策来熨平。

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8%,比上月下降了0.4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

6月1日,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公布为50.9,比4月回升了1.4个百分点,时隔两个月,重新回到了扩张区间。

两份PMI数据,样本范围不一样,因此,也显示出了不一样的景气度,但是,即便相对较好的财新中国PMI也显示出,尽管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具备韧性,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企业信心也急需强化。

当然,经济运行的态势,依然在预期之内,正如之前的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但是,问题就摆在眼前,解决方案在哪里?针对PMI数据表现出来的就业形势不乐观、企业信心不稳定的A问题,我们可以回到4月21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去寻找答案。

在此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一批重要意见和工作细则,其中,就包括《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针对这个意见,会议指出: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引导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定位,通过企业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要充分考虑民营经济特点,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加强政策协调性,推动各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引导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这些意见,如何一条一条落到实处,决定着民营经济中长期如何高质量发展,这是其一;如何尽快把落实措施落到实处,决定着民营经济在当前如何更好更快地吸收就业,民营企业家如何在当下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用实际的投资行动来拉动内需,以及更好参与的产业升级等一系列的创新活动中,这是其二。

针对今年前期“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的现状,有分析指出,在投资领域,受到政府政策支持影响明显的公共投资、基建投资表现较好,但是民营投资的表现就不太乐观。因此,如何改善民营企业家的预期,提升民营经济体的投资意愿,应该是当下政策导向的重中之重。

另外,在提及民营经济时,通常会用到一个“56789”的概念。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

由此“56789”的概念,我们能非常具体地了解到,民营经济的作用,尤其是吸收就业的作用。千方百计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其实,正是稳定就业、调整企业家预期的关键所在。

除了在宏观层面拉动内需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民营企业家们,更迫切需要的,恐怕还有一条一条落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措施,来促进民企发展壮大,来强化民营企业家信心。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