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小欧 于建平 北京报道
新能源汽车市场再迎政策利好。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会议明确提出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下称“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
国常会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可以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购置税减免政策再获延续
车辆购置税是购买新车时需要缴纳的一项税款,购置税额是汽车售价(不含税价)的10%,如果一辆车的裸车价在15万元,那消费者在购买时仅购置税就需要花费1.5万元左右。
按照规划,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将于2023年12月31日到期,而国务院常务会议这一消息则预示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再获延续。这也意味着明年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仍可以节省这部分税钱。
汽车行业分析师顾彦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购置税政策在历史上实现过两次,拉动作用立竿见影。从过去购置税减免政策实施的效果来看,政策以消费者为导向,流程简单、覆盖面广,具有普惠性,有效刺激了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先发优势。”
客观来看,当前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动力仍然偏弱,有效需求尚未完全释放。中汽协数据显示,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7.8万辆和181.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7.3%和10.2%。这也意味着3月以来的非理性促销潮造成消费者持币观望,汽车消费尚处于缓慢恢复过程中,因此仍需要政策的提振。
中汽协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运行主要呈现恢复性好转,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普遍偏大,加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汽车工业稳增长任务依然较重,需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有效政策持续提振,全力促进汽车消费潜能释放,推动汽车行业稳定运行。”
如今新能源汽车已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赛道,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市场占有率达27%;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0%。
在顾彦涛看来,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延续有望为未来几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形成强大推动力,从而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且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车企还难以实现盈利,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直接惠及消费者,这也将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销售规模,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长期主义”的稳健增长。
惠及整体产业链
从宏观角度来看,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不仅仅是利好新能源整车企业,对于动力电池、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链都将起到带动作用。
此次国常会明确了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记者注意到,这次国常会还首次提及车能路云。会议指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国内国际资源开发利用,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心脏”,是电动车的关键部件,因此动力电池装车量和新车产销高度相关。据中汽协预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而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计,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需求将达409.9GWh,同比增长39.3%。
汽车行业分析师徐嘉平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过程中,动力电池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技术成本高、能量密度不够等问题。此次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延续,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加稳定的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助推动力电池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产能投入,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
新能源汽车势必需要充电桩的支持,因此除动力电池外,充电桩企业发展前景也愈发明朗。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310万辆,充电桩规模达到521万个,同比增长99.1%,车桩比为2.5:1。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作为基础配套设施的充电桩也迅速发展,中国充电联盟预测2023年我国公共和私人充电桩将分别达到280万个和680万个,增长55%和100%。
徐嘉平认为,此次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将带动充电桩企业获得更多的政策和市场支持,进一步促进充电桩市场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
徐嘉平进一步指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但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克及后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需努力,而此次政策的延续将为动力电池企业和充电桩企业带来一定的利好影响和推动作用,进一步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从而带动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