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摄影报道
正在上海召开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自贸区新发展格局成为其中重磅议题之一。
6月8日下午举行的第二场全体大会上,自贸试验区功能提升和金融高水平改革开放作为主要话题,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周小川、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长梁新松、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Christopher Hayward、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吴富林、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Bruce Krash等一众大咖激辩自贸区发展新方面。
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相继挂牌成立,成为国内首个金融贸易对外开放的自贸区。十年来上海在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方面先行先试,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与此同时,在十年间全国各地设立了21个功能不一的自贸区,形成了以点成面的发展格局。未来我国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功能,推动金融高水平改革开放,如何处理好金融开放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今年是上海自贸区成立10周年,上海自贸区在过去十年中引领了自贸区逐步扩大,在多项政策创新经验方面得到了复制推广。中国是一个大国,通过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来进一步传导改革开放,是中国过去40年重要的改革开放经验。无论是过去试点设立经济特区,随后推出沿海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是后来扩容自贸区,都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内容。”周小川总结十年来国内自贸区发展成果时指出。
“上海样本”十年路
从上海首个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到今年我国自贸区已经达到21个,分布区域覆盖长三角、大湾区以及中部省份、华北沿海省份。据本报记者粗略统计,截至目前,我国自贸区面积超过了3000平方公里。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在大会上指出,可以用“三个一”来评价上海自贸区所起的作用。第一个“一”,是建立起了深化政务体制改革为重点,同时以对接国际贸易投资高标准规则为引领,以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动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内容的一套制度体系;第二个“一”是形成了供其他地方可复制、可推广的一批经验和做法;第三个“一”是促进了全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上了一个新台阶。
“金融作为上海自贸区建设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开放方面突出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建起了一套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主要是分账核算的系统;其次是境外融资和跨境资金流动在宏观审慎监管方式方面做了重大调整,取消了境外融资前置审批,这是管理方式的调整,对于境外融资和资金跨境流动,在当时包括后来一段时间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是在自贸区推动了一批证券交易机构、证券交易所,在自贸区设置了面向国际投资人的交易平台,这对于整个上海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自贸区引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后是吸引了一大批机构的集聚,特别是境外的金融机构向自贸区集聚。这四个方面既带动了金融开放又服务了自贸区的实体经济。”屠光绍表示。
而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对于自贸区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建议,可以从推进商品和要素跨境自由流动、提升资金跨境融通便利化水平、创新数据自由流动新方式三个方面推动上海自贸区发展。
“首先继续推进商品和要素跨境自由流动,助力上海在国际产业发展合作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优化贸易投资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用好进博会等高能级开放平台,提升上海自贸区对国际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大力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企业创造更加高效便利的跨境经营环境,巩固强化本地产业优势;其次提升资金跨境融通便利化水平,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系统的使用,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商品和交易范畴,探索建立人民币境内离岸交易市场,降低跨境经贸业务成本和金融风险;再者创新数据自由流动新方式,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机制,在上海已有的数据分类分级制度基础上,完善数据出境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设置数据出境的安全网。”葛海蛟称。
周小川也建议,要想进一步大幅度扩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着力点可能还是要放在资本市场的主力产品,例如股票、债券、外汇、信贷,以及支付等方面更大程度的市场开放,就要求显著提高人民币自由使用的程度,提高人民币可兑换的水平,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借鉴国际经验促更多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在自贸区建设和金融开放中,国际经验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维度。而这场有关我国自贸区发展的重要话题,也吸引了新加坡、英国、美国的政府部门官员和投资机构参与,并提出了加深合作的路径。
“我们建立起中国-新加坡绿色金融小组,进一步加强PPP经济之间的公司合作。我们需要进一步加速维护,并且加强亚洲地区的互联互通,这就可以让我们利用本地区各种类型的增长,利用当地多余的存储,使经济进一步得到活力和发展。相信这些未来都基于我们现有的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来进行,包括人民币合作,以及金融机构在双方的市场里面越来越多地参与活跃的工作。”对此,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长梁新松在会上透露。
展望未来,梁新松表示,新加坡越来越深度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信接下来还能做很多事情,进一步加强和上海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关键的合作机制和平台,比如说中新双边联合机制、中新双边合作机制,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给贸易和金融合作带来更多的便利。
伦敦金融城政策和资源委员会主席Christopher Haward则表示,讨论中国自贸区扮演的重要角色,对于金融改革来说扮演的重要角色,上海自贸区最早建立的时候是十年前,当时上海一直是中国金融发展最前沿的城市,最早是负面清单管理,建立自贸账户,对于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外资持股比限制的放弃等重要领域,都看到了上海自贸区采取重要的步骤向全世界进行开放。
“中国的自贸区尤其是上海引领的自贸区项目,创造出了一个不仅更专业的、高级的金融体系,而且也为中国和全球市场开放了新的金融机会,促进进一步深入发展。我们做好准备,如果有需要的话,支持本地进行结构性改革。伦敦金融城支持开放的改革,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举措,以及支持通过建立伦敦人民币市场监督工作组和英国、中国绿色金融工作组来推动上海的绿色金融发展,这些都是机遇和挑战,我们期待和上海合作,上海正在面对自贸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我们也期待能够继续在这个小组中间进行讨论。”Christopher HAYWARD乐观建议。
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Bruce Krash则在会上透露,今年是中国自贸区成立十周年,也是橡树(上海)成立的十周年,2013年橡树资本进入中国,率先参与并推动了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项目;其后在中国市场发行首只封闭性QDLP基金,在2020年拓展了国内本地团队并引入了QDLP当中首个海外私募房地产投资信托。
“中国还有不少货币政策可以进一步刺激经济。我们会坚定不移地长期投资中国,在先进市场股票策略当中,大中华地区的占比是最高的,达到34%。我们看好国有企业,并看到了政府的改革措施所带来的成效,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自由现金流和股东的回报均稳步提升。另外,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上海也为本土投资人积极引入了投资标的选择,即推出了沪港通和沪伦通之后,上海清算所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及香港场外结算中心进行合作,在今年启动了互换通,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在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中所起到的作用。”Bruce Krash表示。
“投资中有一条核心的规则,回报与风险是并存的,金融改革中的风险存在于开放或者是不开放之间,两者之间如何取得有效的平衡,是一个大型的关键课题。对于海外市场发展历程当中的经验借鉴,将有助于上海自己的开放之路。” Bruce Krash指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