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奕 胡金华 上海报道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但高碳企业“转型”仍然极具挑战。与传统的绿色金融相比,转型金融更加关注传统高碳行业转型过程中的资金缺口问题。继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制定《G20转型金融框架》后,我国的转型金融具体细则何时落地备受关注。
目前,上海正在推进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在首届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有多家银行参展。陆家嘴金融城理事会理事长、交行行长刘珺在碳博会绿色金融平行论坛上透露,目前上海正在探索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转型金融目录,多家银行将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持续为降碳转型活动提供配套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是可持续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致力于推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转型金融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保险业将通过发挥负债端和资产端的专业优势,不断提升面向新能源、低碳技术的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创新产品服务供给,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力量。”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董事会秘书苏少军在普华永道开展的“双碳背景下的转型金融视角与发现”圆桌论坛上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与绿色金融互为补充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国内、国外从概念到分类都划分了比较清晰的界限。但是,由于其严格的执行,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导致其并不能覆盖和支持整个实体经济的能源转型。
目前,大多数高碳行业面临的痛点是其转型活动并不符合“绿色”的界定标准,导致其难以参与较为成熟的绿色金融市场。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些传统行业的体量很大,是我国GDP的重要贡献因素,转型工作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因此,发展转型金融势在必行。
对此,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王剑雨表示,在“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金融支持手段。高碳排放行业进行有序的低碳转型已成为国际和国内的共识。在高碳行业转型的过程中,产业转型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金融机构有必要对转型金融加强专注和布局,同时创造多样性和创新性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在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大中华区主管郭思平看来,资本市场参与者在推动实体经济实现低碳转型及减缓气候物理风险的过程当中,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和担当。实现低碳转型与碳中和,不仅需要能源结构的转型和低碳技术的发展,更需要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变革。
“国内外机构投资人可以采用更积极的转型金融策略,主动与高碳排行业内的被投企业沟通,推动企业加强高质量气候数据披露,设定减排目标,执行扎实、 积极的减排措施,这有助减少在投资组合层面和全球经济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郭思平说。
转型金融进入落地阶段
我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作为支持实体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石,金融机构在低碳转型方面的推动作用举足轻重。未来发展碳金融不仅是一道必考题,也将成为金融行业的新“蓝海”。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中国区负责人谢文泓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开始了探索制定转型金融的定义、框架、分类方案、评判原则、披露要求、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工作,但在对如何界定可信的转型活动需要进一步推动共识的形成。
“转型金融的应用需考虑各行业的发展特点和区域特点,因不同行业的产业结构和减排路径会有所差异。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合理的转型目标,制定可追溯的低碳转型战略和计划,从而使用转型相关金融工具资助其整体的低碳转型。”谢文泓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探索转型金融实践。中国人民银行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牵头推动《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 《G20转型金融框架》等纲领性文件,且正在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推动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序有效衔接。财政部于2022年5月发布的《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支持传统产业和资源富集地区绿色转型。上交所于2022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特定品种公司债券(2022年修订)》明确了低碳转型公司债券的发行标准。
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都在加紧落地转型金融标准的制定。除上海外,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到力争到2023年年底,推进碳金融发展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转型金融标准和激励机制基本建立等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转型金融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石,不断出台的各项政策也切实为企业发行转型金融债券、申请转型金融贷款减少了障碍,为投资者投资转型金融产品拓展了空间。在政策环境越来越有利的同时,市场需求逐步旺盛。据国际能源署报告,中国的碳排放绝大部分来源于电力部门和工业,尤其是其中电厂、油田等大型企业具备相当强的改造自身生产设备的意愿,同时也具备良好的信用条件。资金端上也有更多的主体寻找更符合ESG理念的项目。转型金融由传统高碳行业的减碳改造应运而生,正逢其时。”海通证券办公室主任舒芸芸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