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兴利 见习记者 周梦婷 北京报道
就在三年前的2020年6月29日,中国国旅正式改名为中国中免。就在更名前夕,作为中国的“免税龙头”,中国中免在资本市场就已经提前预热——更名后的数月间,中国中免股价一路狂飙超两倍至2021年2月超400元的历史高点上。
然而三年过去,随着免税概念降温,中国中免在资本市场热度也跌回三年前。6月29日中国中免召开股东大会,即便是通过了增资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中出服”)的议案释放新的免税版图信号,也没有拉涨其持续下跌的股价,当天创下52周新低。随后在6月30日,中国中免股价再创新低,一度跌至近三年来的最低点108.91元/股。随着沉寂三年的出境游逐渐走热,中国中免的旺季是否还会到来?
资本市场遇寒
中国中免免税业务版图继续扩大,但并没有在资本市场激起新的热情。
6月29日,中国中免召开了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通过了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的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董事会换届选举,以及拟通过公开摘牌方式向中出服增资的议案。
据公告,中国中免拟以非公开协议方式出资12.28亿元参与中出服的增资扩股项目;中出服此次增资扩股拟转为通过产权市场公开进行,并于近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将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征集符合条件的投资方实施增资扩股,此次增资完成后,新股东将持有中出服49%股权。
据了解,中出服拥有一张中国中免缺失的进境后市内免税店牌照,而中国中免拥有的是一张市内出境免税店牌照。中国中免对拟增资中出服表示,此次对中出服增资,是进一步完善公司免税业务布局,扩大公司主营业务规模,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曾几何时,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免税行业迎来大爆发,作为免税行业的“一把手”,中国中免在资本市场收获了热烈的追捧。2020年2月18日,其股价收报还为76.98元/股,到了2021年2月18日,其股价就爬到了上市以来的最高值401.28元/股,最终当天收报377.4元/股,总市值达到7417.45亿元,一年时间,其股价增幅接近4倍,一时风头无两,中国中免也收获了“免税茅”的称号。
然而,时过境迁,曾经资本市场的宠儿如今也摘掉“滤镜”,中国中免股价在2021年初登顶之后开始波动下滑。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国中免股价跌速明显加快,年初1月3日,其股价收报还为214.1元/股,总市值4429.43亿元;截至6月30日,其股价收报已跌至110.53元/股,当天跌0.32%,总市值已降为2286.71亿元,较今年初,其股价跌幅将近一半。
对于今年以来中国中免股价持续性下跌,此前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进入2023年后,免税业务的概念热度出现消退,游资离场,导致股价支撑力度减弱。零售专家、上海尚易咨询总经理胡春才在6月29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中国中免股价下跌,跟它的业绩表现、未来发展空间、盈利预期等有关。
今年以来,伴随出入境政策的调整,中国出入境需求逐步升温,这也意味着出境游放开之后,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东吴证券商社行业首席吴劲草也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出境游对中国免税行业影响是比较大的,而且今年国内出境游表现可以的。
携程签证平台预测数据称,今年暑期出境签证办理量有望超越2019年同期。作为中国免税行业的老大,中国中免难免受到影响。不过吴劲草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而言中国免税行业会迎来较好的发展。
存货不断上涨
众所周知,中国中免是做旅游业务起家的,但随着免税行业的火热,2017年,其商品销售业首次超过旅游服务业,并在之后两年,两者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20年的时候,中国中免主要从事业务就只有商品销售业了。
在中国免税行业,中国中免一家独大,尤其疫情期间国民很难出境游,以及在政策对免税行业的扶持下,中国中免获得了较快的发展,2019年至2021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486.15亿元、525.98亿元、676.76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6.32亿元、61.4亿元、96.54亿元;但在2022年,中国中免营收净利润遭遇了“滑铁卢”,去年其营收同比下滑19.57%至544.33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47.89%至50.3亿元;中国中免表示是由于疫情原因导致线下业务遭受严重冲击等。
近5年来,中国中免资产规模快速扩大,从2018年末的268.47亿元发展至2022年末的759.08亿元;然而,不可忽略的是,虽然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但2018年以来,中国中免的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也在一路上涨,2018年至2022年,该数值分别为22.14%、28.17%、35.14%、35.56%、36.79%;对于近三年来的存货占比增长,中国中免的解释都是“海南地区备货增加所致。”
然而,与存货占比成反比的是存货周转率的下降,2018年至2022年,中国中免存货周转率分别为6.01、3.47、2.63、2.61、1.64;存货消耗速度逐年降低。
对于中国中免存货的增长,胡春才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主要是与整个经济大形势有关,当前很多民众对免税品、奢侈品等产品的消费更加理智客观。
除此之外,随着免税牌照的陆续发放,中国中免也将面临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据了解,2022年,海南省新增海口国际免税城和王府井国际免税港两家离岛免税店,海南离岛免税店从2020年离岛免税新政开始执行前的中国中免的5家增长至现在的12家,其中中国中免拥有6家离岛免税店。中国中免也在2022年报中指出,随着免税经营资质的放开,口岸进出境免税店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经营主体,海南离岛免税店通过竞争性磋商等方式确定经营主体,中国免税行业进入有序竞争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伊始,中国中免更换了董事长和总经理,1月4日,其总经理陈国强因工作调整辞去了总经理的职务,由王轩接任;2月2日,中国中免董事长彭辉因退休原因辞职,并选举李刚为其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席等职。根据6月29日中国中免发布的公告,选举李刚为董事长、王轩为总经理的议案也皆获得了通过。对于中免新一届董事会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何提升业绩也成为重要课题。
对于股价提振措施、存货增长原因及应对措施等问题,6月30日,本报记者致电中国中免证券部,但一直无人接听;于同日,本报记者向其发了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相关回复。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