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307/20230712211133XUQAky5Unu.png

Robotaxi商业化来临,“车内无人”体验如何?

刘凯 于建平 2023-7-12 21:44:06

本报记者 刘凯 于建平 北京报道

近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正式宣布,在京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基于《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细则(试行)》修订版(下称《管理细则》),企业在达到相应要求后可在示范区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的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

此外,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驾驶论坛上,百度智行、AutoX安途、小马智行等三家企业15辆车获得浦东新区首批发放的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本次获得牌照的企业可以在浦东新区行政区域内划定的路段、区域开展车内全无人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

虽然各地方仍是在规定区域推行无人驾驶出租车,但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从封闭道路走向了开放道路,并真正的转为无人化,这也将加快自动驾驶企业商业化步伐。那么,“车内无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使用感受如何?《华夏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体验。

无人驾驶出租车体验如何?

事实上,早在2021年4月,北京市就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在同年10月,开放了车内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无人化道路测试与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

今年3月份,“车内无人”开始在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进行应用示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无人化测试车辆共计116辆,测试总里程近2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累积订单量超150万人次,用户好评率达95%以上。

而此次《管理细则》修订版则更加注重自动驾驶“车内无人”的考核。主要围绕乘客车内安全风险、交通环境风险、自动驾驶功能风险三方面的解决方案进行专业论证和实车评估。同时,针对商业化试点车辆,监管方要制定日常监管专项内容及应急预案,保障车辆道路活动的有序开展。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有力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而随着商业化应用的稳步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除此之外,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需要各种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持,而这样的趋势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生产中来,不仅对相关产业链发展形成促进作用,也将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汽车分析师田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那么,“车内无人”安全可靠吗?记者对此进行了体验。目前北京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只能在指定区域内使用,区域内设有多个站点。在APP中,选择上车和下车的站点,不能选择站点以外的区域上下车。

记者选择了位于首钢园的五一剧场公交站作为上车点,圆梦林作为下车点,开始呼叫车辆。车辆的响应速度很快,并且距离记者只有1.3公里。从车辆外观来看,无人驾驶出租车与普通车辆的区别就是顶部有大个的激光雷达,同时车身周围还配有摄像头。

在上车前,需要在车辆后窗输入手机号后四位,输入正确后才能打开车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无人驾驶出租车只允许在后排乘坐。在落座后,车内语音会提醒“系好安全带”。在准备工作完成后,点击前排靠背屏幕上的“开始行程”后,车辆自动启动。

在体验过程中,车辆启动和行驶都较为平稳,没有明显顿挫感,更没有急刹,每次停车都是慢慢刹住。在转弯和变道前,转向灯会自动亮起,前方屏幕也会实时显示车速、路况信息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小屏幕调节温度、播放音乐。在收费方面,目前萝卜快跑的起步价为18元,超出起步里程部分计入里程费,按4元/公里计算。

记者对于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感受是,如果不抬头看主驾驶,和乘坐普通出租车的感受无异。抬头的话看到方向盘自己转动,也能体验到满满的科技感。

试点范围将逐步扩大

在无人驾驶出租车开展“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后,引起了网友讨论。有网友表示,无人驾驶确实要方便很多,不用和司机进行交流,也不用担心绕路多收费。不过,也有网友对无人驾驶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对此,记者从文远知行了解到,当前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开放道路各种车流量、人流量和天气环境下,都能够实现全车无人、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同时还能应对交通信号灯、动态障碍物等典型道路元素,持续执行各类动态驾驶任务,包括自主决策、动态路径规划、动态避障、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自主换道、自主超车、路口通行、精确进站等。“自2019年11月在广州落地全国首个对外开放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迄今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公开运营超过1200天,期间无任何主动安全责任事故。”文远知行方面表示。

小马智行方面也表示,在获得测试许可以来,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应对十字路口、狭窄路段等复杂场景以及雨雪沙尘天气都表现出了不错的技术水平,做到了安全、稳定及零事故。

除了技术方面,记者了解到,企业想要在示范区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的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还要经过层层考核。例如针对申请主体接单量,在实施范围内要求主驾有人商业化试点阶段接单量不少于2万次,副驾有人而方向盘后无人的示范应用阶段接单量不少于1000次。

政策的约束及企业的技术保障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行驶安全,也为今后无人驾驶出租车扩大运营打下了基础。根据规划,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还将推进更大范围的技术迭代,拓展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逐步扩展完成500平方公里扩区建设。推动高速路开放,促成机场、火车站等重要场景实现自动驾驶接驳,推动乘用车全无人化商业化试点。

北京市自动驾驶办公室表示,未来,先行区将充分总结无人化测试路径,为乘用车场景规模化落地与其他出行服务场景建设提供参考,为产业形成从技术验证、示范应用到商业化探索的完整闭环。

在用户接受度层面,《华夏时报》记者在体验中采访了一同在站点等待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用户,其表示:“好奇占了一大部分,其次就是想体验一下当前的科技,以前在电影上看到的东西能够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如果今后大范围推广了,我一定会选无人驾驶出租车。”

在田力看来,我国自动驾驶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不断研发下,目前我国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渐向世界前列迈进。基于此,自动驾驶也将加快商业化落地速度。“如今试点的不断增加,是‘车内无人’商业化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出行业态正在逐步被颠覆,离无人驾驶出租车时代的来临越来越近了。”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